中國甘肅在線莊浪訊 五月清風拂碧樹,廉韻悠悠潤心田。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筑牢干部職工拒腐防變思想堤壩,莊浪公路段近日舉辦“清風潤心、廉潔筑魂”主題道德講堂,以歌倡廉、以影醒廉、以史鑒廉、以文述廉、以悟踐廉,讓廉潔之花在公路養護一線璀璨綻放。
清音滌心:一曲長歌淬初心
“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活動伊始,一曲《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之歌》破空而起,若金石擲地,滌蕩心塵。職工列陣肅立,以鏗鏘之聲唱響“信念如磐守初心”的錚錚誓言。歌聲穿云裂石,既是公路人“鋪就坦途通四方”的豪邁宣言,亦是對“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的莊重承諾。曲終韻未散,清廉之志已悄然生根。
明鏡鑒形:一影驚雷肅綱紀
一部《不負十四億》短片片段,如重錘擊鼓,震醒昏聵。片中觸目驚心的貪腐案例、聲淚俱下的懺悔畫面,將“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鐵律刻進腦海。當看到個別黨員干部因貪欲走向墮落深淵時,現場一片寂靜,眼神中滿是痛惜與警醒。光影流轉間,大家深刻認識到:廉潔是從政底色,貪腐是人生深淵,唯有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方能守好“廉潔關”、走穩“人生路”。
青史昭廉:一脈風骨照古今
“去官日,百姓攜酒相送,哭留十里長街......”主講人娓娓道來“三離三留”的蘇州清官故事。明代蘇州知府況鐘“三離三任”,以“一肩明月、兩袖清風”的操守,贏得百姓“愿留賢太守,萬代把名傳”的贊譽。故事如穿越時空的明鏡,映照出“公生明,廉生威”的千古哲理。從況鐘“懸魚拒賄”到包拯“鐵面無私”,從海瑞“抬棺諫言”到于成龍“半鴨清操”,廉政典故如春風化雨,讓在場職工在歷史長河中汲取清廉力量,感悟“以百姓心為心”的正道。
文脈滌魂:一賦蓮心濯塵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集體誦讀《愛蓮說》的聲音朗朗如琴。墨香與廉韻交織,蓮花的高潔意象與廉政精神深度契合。“蓮”與“廉”同音,“藕”與“偶”諧音,眾人以蓮為鏡,共話“一生只為一清蓮”的君子之志。當讀到“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時,現場氣氛莊嚴肅穆,仿佛看到一朵朵清廉之蓮在公路養護一線的“沃土”上悄然綻放,詮釋著“潔身自好、清正廉潔”的人生真諦。
躬耕踐諾:一諾如山守坦途
談廉悟環節,大家結合公路養護工作實際,從細微處切入,分享“清廉崗位行”的思考:有人立志做“公路防腐的守護者”,有人承諾當“養護資金的守門人”,有人倡議為“廉潔家風的傳承者”。政工干事小李以《尚書》立誓:“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驗收路基時多量一厘米,就是為人生多守一尺規。”一句句肺腑之言,匯聚成“以廉為尺量言行,以勤為筆繪藍圖”的共識。
以“道德講堂”為舟,載八項規定精神溯流千年廉政文脈。從《不負十四億》的雷霆警示到《愛蓮說》的細雨潤心,從歷史清官的風骨到當代養路工的誓言,文化滋養與紀律約束共鑄“不想腐”的堤壩。未來,我段將以“路”為硯,以“廉”為墨,在每公里公路刻寫“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誓言,讓八項規定精神化作護路鐵鍬上的星光,照亮西北山川的每一條坦途。
(通訊員:萬篩篩、王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