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崇信訊(通訊員:王海燕 王鵬鵬)垃圾分類一小步,文明建設一大步。
“剩飯剩菜、菜葉果皮屬于廚余垃圾,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屬于有害垃圾;廢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屬于可回收垃圾……我一直是胡亂裝一垃圾袋,這以后堅決不能在那樣做……,”日前在崇信縣城市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新時尚·文明新風進萬家”垃圾分類主題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現場東街社區向陽隊的李大爺感慨的說。志愿者向群眾免費發放環保可降解垃圾袋、《崇信縣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手冊》;社區還邀請垃圾分類志愿者以自身經驗向現場居民講述垃圾分類的好處與生活小妙招,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普及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如何正確分類投放等相關知識,推動群眾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樹立“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居民們互相學習在增進鄰里間溝通的同時大家用實際行動支持垃圾分類工作,為共建、共享美麗宜居家園營造了良好氛圍。
市民梁正軍說:“垃圾亭棚為居民生活垃圾的主要投放處,垃圾桶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會淤積不少污垢,嚴重影響了人居環境。最近看到垃圾分類督導員對亭棚周圍的垃圾進行清掃,同時用抹布對桶身進行擦洗,之后再噴灑消毒液對桶體內外進行消毒、除臭……。垃圾分類是現代社會環保的標志,街上隨處可見的宣傳不再是口號,而是成為深入人心的文明理念。垃圾分類不僅大大減少了環境污染,優化了我們的生活環境,還給了一些廢品新的生命可以回收利用……。要強化培育生活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激發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讓垃圾分類從理念認識成為每一個人的行動自覺,努力為建設有涵養、有溫度、有顏值的現代化新崇信盡一份力。”
崇信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