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平涼市

崇信:文明創建!一場永不停歇的 "幸福接力"

時間:2023-04-24 16:31:5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通訊員:王鵬鵬 崇信縣委宣傳部)

文明是永不褪色的城市符號,創建文明城市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創城工作啟動5年,今日的崇信文化活動多姿多彩,綠色發展深入人心,市民素質更加文明,整個城市從“顏值”到“氣質”,都發生著巨大變化,一幅實實在在的“文明之變”畫卷徐徐展開。

以文塑城,讓文明之光照亮前進之路

“崇信”之名取“尊崇信任”之意,自誕生之初,便蘊含著誠信的文化基因。

“這里的每個店主做生意都很講規矩,價廉物美,服務熱心。”走進崇信縣誠信文化一條街,初次來崇信訪友的張先生為商戶的誠信經營連連點贊。同樣集貿市場顯著位置放的公平秤,各商鋪設有的監督電話等,都無不體現著這座小城對誠信的重視。

誠信,是經濟之基、市場之本。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崇信縣把“創城”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相融合,以“誠信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先后出臺《崇信縣打造“尊崇信任”誠信品牌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崇信縣加強個人誠信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打造“尊崇信任”信用工作品牌,培育“尊崇信任”誠信精品文化,落實信用崇信網絡平臺“一平臺”建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誠信“紅黑灰三名單”信用信息歸集,加強對失信行為的市場性約束和懲戒,持續開展“放心消費承諾”活動,切實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同時,開展誠信單位企業、個體工商戶、示范街區創建活動,建成誠信示范街1條。努力營造誠信守法社會環境,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以綠染城,讓綠色發展惠及民生領域

春和景明,傍晚時分,行走在汭水河畔,生態水系碧波蕩漾,紅花綠柳,姹紫嫣紅,層次分明,宛如一張展開的山水畫卷,成為居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這美景的背后,是崇信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的豐碩成果。

在生態環境變美的同時,崇信持續在全縣范圍內部署開展了拆違治亂、桿線治理、環境衛生整治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整治各類桿線問題117條,拆除兩危一臨建筑4458處,統籌城市邊角地、閑置地美化改造“口袋公園”7個,栽植薔薇、藤本月季10萬余株,懸掛花灌550個,增設花箱98個,實現了推窗見綠色、出門入公園、畫里來休閑,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生活。生態與人居環境同頻,顏值與氣質兼具,也給了更多人愛上崇信的理由。

以業興城 ,讓城市景美人和產業興旺

春暖花開,隨著氣溫漸漸回升,崇信縣梁坡水街上人頭攢動、絡繹不絕、車水馬龍、一派熱鬧景象……

梁曉飛是崇信本地人,以前在大城市烤肉店做大廚,3年前,崇信夜間經濟的開啟讓昔日的打工仔搖身變成了小老板,談起自己的烤肉店,他表示,夜間經濟讓他找到了奮斗的方向,雖然辛苦,但能帶來一筆不錯的收入,等攢夠了首付,就準備在城里買房子結婚……”他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產業是城市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是城市正常運轉的關鍵支撐,在城市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近年以來,崇信縣聚焦優勢產業發展,突出產業增收的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計優化創業就業環境,促進居民增收,先后建成蔬菜生產基地14個、肉牛養殖小區41個、建成一批批鄉村旅游示范村、全縣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連續三年保持20%以上增速,讓更多群眾端起產業碗,吃上旅游飯。數據顯示全,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7961元、6720元分別增長到40873元、10642元,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升,市民素質更加文明。

文明城市建設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賽,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提升過程。用實績實效讓城市更文明,讓人民更幸福

,創城,我們永遠在路上!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