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崇信訊(通訊員:王鵬鵬)筷子,對于我們日常人而言并不陌生,不僅是一種餐具,還是一種文化的載體。中國人自古重視飲食,所以,筷子這一餐具也被賦予了很多含義,其中就包括“公筷公勺分餐夾”的使用。
“公筷公勺分餐夾”,不僅能夠防止疾病傳染、保障群眾健康安全,還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的標尺,更是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載體,連日來,筆者在走訪中發現,餐桌上擺放公筷公勺已成為崇信大小餐館的標配。
“您好,這是公筷公勺,請慢用。”在新世紀步行街的一家餐館,服務員在上每一道菜時都會親切地提醒,就餐的顧客也十分配合。正在就餐的顧客張健表示,使用公筷公勺能有效切斷“口口相傳”的食源性疾病傳播途徑,為了自身健康,肯定會配合使用。
“我們嚴格按照1:1.2配備了公筷公勺。作為餐飲行業從業者,保障顧客的‘舌尖安全’理應擺在首位。餐廳還特意配備了洗手液、酒精等,并張貼溫馨提示,提醒大家自覺使用。”該餐廳負責人王亞琴表示。
在新豐巷一家餐館門口,筆者看到在餐廳入口處等醒目位置張貼著“公筷公勺備一副”“無憂無慮享口福”的公益廣告,餐桌上擺放了“文明用餐”“公筷公勺”等提示牌。“不止桌子上擺放有公筷公勺,每道菜上桌時也會放上,這些做法我們已經堅持多年了。”該餐館服務員說。
文明就餐習慣在鄉鎮也很流行。筆者在錦屏鎮梁坡水街一家農家樂看到,在店內醒目的位置張貼著“使用公筷公勺”的海報。雖然店內顧客不多,但每個餐桌都配備了公筷公勺。一位來自平涼市的游客表示:“沒想到崇信鄉村也推廣使用公筷公勺。”
除了餐飲行業,公筷公勺還進入尋常百姓家。來到新窯鎮戚家川村的老趙家中,正趕上為家里60歲的老母親過大壽的好日子,發現飯桌上都備有公筷。當筆者問及平日家里是否都這么做?老趙相告:“去年,我們村將使用公筷公勺寫進了村規民約,一開始有些不習慣,現在不用公筷公勺反而不習慣了。”
近年來,崇信縣積極倡導衛生、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積極倡導“公筷公勺 就餐文明”,加強對餐飲服務行業監管,要求餐飲業主動為就餐人員提供公筷公勺。用“小餐桌”捍衛“大健康”,以“小禮儀”帶動“大文明”,同時隨著崇信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斷深入,筆者在走訪中發現在崇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夾”健康用餐、文明用餐已日益成為廣大群眾的用餐新風尚。
崇信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