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崇信訊(通訊員:侯勇)大街小巷,環境干凈整潔;居民小區,車輛規范停放;斑馬線前,文明禮讓的暖心畫面時時上演,道路平坦順暢,設施更加完善,就連平日里隨處可見的“牛皮癬”“蜘蛛網”全都銷聲匿跡了……,城市一天一個樣,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這一切得益于崇信縣借力網格化管理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發生的巨大變化。
今年以來,崇信縣錨定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這一目標,大力推行四級網格化管理,構建了文明城市創建網格化工作體系,精細精準落實各項創建任務,著力解決市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痛點、難點問題,以“小網格”聚力文明創建“大提升”。
“阿姨,這里不能停放電動車,請您挪到前面劃定的黃線區域!”“您好,請將門口的商品全部移到店內經營。”廣大干部職工身穿紅馬甲“化身”志愿者活躍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不停地傳遞著文明正能量。“我們每天都會在責任網格內巡查,看看哪有垃圾,哪里出現亂停亂放,哪又貼了小廣告,每周五我們都會集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干部職工周上街已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網格員朱振偉自豪地說。
據了解,崇信縣將城區劃分為13個大網格148個子網格,26名縣級領導、85個部門單位、4300多名干部職工包抓210個街道網格和社區樓院,將創建工作全面納入網格化管理,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縫對接,全縣“一張網”高效推進。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只是為了拿牌子,更重要的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使市民群眾生活更舒適、更幸福”。縣創建辦負責人趙富生告訴記者。
創建伊始,崇信縣就以此為目標,在創建過程中,時時緊貼民生,處處以居民利益為重。
近日,家住御園小區的王女士有了一個驚喜的發現:小區院子里施劃了非機動車停車位,她的電動車有了規范的停靠點。“以前,小區內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有很多衛生死角打掃不到,環境確實不好,自從有了網格包抓單位,遇到啥事都有人操心了,文明城市創建讓老百姓真正成為了受益者。”
為有效解決創建工作存在的短板問題,崇信縣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部署開展了基礎設施維護、纜線亂象治理、住宅小區整治、市民素質提升等九項集中攻堅行動,由網格責任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包抓共建、協同推進創建任務落實。
連日來,各網格包抓單位深入責任小區施劃停車位,安裝健身器材、充電樁,增設四色垃圾桶,布設市民文明公約、公益廣告……,一項項實打實的舉措,一件件的民生實事,給群眾生活帶來了便利,一個個“小網格”繪就了文明城市的幸福底色。
據悉,自集中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各網格片區共改造提升人行步道4200多平方米,改建緣石坡道108處,拆除違法建筑1318平方米,配備小區充電樁39組393孔,登記掛牌非機動車102起,勸導非機動車亂停亂放1100多起、勸導歸店經營1500余處。
與居民零距離,為群眾解難題。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崇信縣緊緊依靠網格,做到了“任務在網格內落實、問題在網格內解決、創建在網格內達標”,通過一個個“小網格”,用心用情解決了群眾的身邊“小事”,使一大批的民生訴求得到妥善處理,構建了共建共享的創建格局,讓市民群眾收獲到滿滿的幸福感。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