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節水綠化新技術 退役軍官播綠蘭州荒山
胡紅軍獲得的專利證書。
在通往蘭州新區的水秦快速路上,一片綠綠的山頭上種滿了油松、側柏、果樹等樹木。而今年初,這里還是一片光禿禿的山頭,播綠這片荒山的是省軍區退役團職干部、軍旅發明家胡紅軍。這位退役軍官有一個夢想:要讓更多的隴原荒山變綠。
胡紅軍酷愛發明,在部隊期間,他積極鉆研,發明多種專利技術,先后研制“旱區沙區植樹催活器”、“多功能骨折固定器”、“出租車防搶竊系統”、“家用廢水沖廁裝置”等6項發明,獲國家專利;他設計的“高炮防脫彈器裝置”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電熱保暖防凍鞋”獲總后科技進步三等獎、“防空自動設計控制器”獲蘭州軍區科技創新一等獎。被蘭州軍區評為“學習成才十大標兵”。
胡紅軍一直將甘肅視作自己的第二故鄉,退役后,胡紅軍決心綠化荒山,成立了甘肅宏君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他利用空閑時間搜集各種資料、向寒旱所專家咨詢,最終模擬民勤沙化環境,研究出了“樹木根部滲水澆灌技術”、“植樹節水催活技術”、“聚雨節水保肥植樹袋”,并獲得國家專利。專家鑒定認為:此項技術節水效率高、可控性強、材料成本更低,比常用滴灌技術多節水50%,節省材料成本70%—80%。
但好項目一時卻難以推廣,胡紅軍決定自己干。今年初,他承包了水秦快速路邊皋蘭縣水阜鄉境內一個荒山頭。農歷正月十五一過,他就帶著兩個曾經的兵一起開始創業,吃住現場,不辭辛勞,推山頭、挖溝、建水池,種植了油松、側柏等耐旱的植物及各種果樹1萬多株。6個月的時間,各種樹木成活率高達95%。
“在干旱少雨地區種樹不能蠻干,要講究科學種樹。我的這套專利核心就是,每當植物根附近安裝的太陽能濕度傳感器提示植物‘渴了’,就會自動打開蓄水池的供水開關,水就會順著水管從小孔中滲漏給每棵樹的根部。這樣算下來,每年僅需500噸左右的水,就能供得上一個山頭的植被所需水。”胡紅軍這樣解釋道。
“我的夢想就是把荒山變綠,如果有人愿意和我們一起為干旱沙區變綠出力,我愿為他們無償提供這項專利技術。”胡紅軍說。(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