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嘉峪關訊(通訊員:薛松 高偉)“倔強”飽含著對夢想的追求、對目標的執著和對理想的堅守。“倔強”是他身上最明顯的“標簽”,正是依靠這個品格,使他取得2016年局技術比武第七名、2017年總公司技術比武第五名的優異成績。這個28歲的小伙子,用倔強的方式譜寫屬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他就是嘉峪關電務段疏勒河車間生產信息中心工長路學旭。
路學旭2014年大學本科畢業,成為了嘉峪關電務段的一名信號工。當時,嘉峪關電務段剛剛成立不久,對人才的渴望、對知識的需求最為迫切。作為一名剛剛入路新工路學旭而言,面臨大好機遇。他卻選擇在萬丈高樓的負一樓沉下心來、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他所在的工區是段檢修車間,負責段管內所有轉轍設備的入所和出所檢測工作。路學旭憑借著靠近段培訓基地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經常在工作之余到培訓基地“蹭課”,通過認真聆聽知識、深刻領會要義并將理論與日常工作的有效結合,使他處理突發事件能力迅速得到提升,短時間內成為了工區內的“小行家”,周圍的同事對他都刮目相看,紛紛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知識的沉淀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路學旭的倔強,在全段是出了名的,但是他的倔強,體現在對工作的精益求精、展示在對履職的臻于至善,面對復雜的ZYJ型道岔電路圖,每一條線的作用,每一個節點的位置他都熟記于心,處理起故障來得心應手。“腦袋瓜子靈醒的很!”一提起路學旭,段檢修車間技術員丁古春就不斷稱贊。特別是2015年檢修車間對新入職的大學生實行“四個一”學習培訓制度時,路學旭不僅在最短時間內全面掌握了有關內容,而且憑借著扎實的理論知識,當起了“教書先生”,當老師的同時,與同事們一起探討、交流學習。將自己的認知更深了一層。“我感覺,只有保持久久為功的心態,才能夠在履職的路上越走越遠。”路學旭一直堅持這樣的思路,在工作中勇作“排頭羊”、樂做“領頭羊”,把履職盡責的過程變成了享受快樂、提升素質的過程,也為肩負責任的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每一次的技術比武,對于路學旭而言,既是一次對自身的技能的檢驗,更是對自己心智的檢驗。通過比武,他總有新的體會、新的提升。在2016年參加局技術比武時,他的成績并不是非常理想,然而,他沒有灰心喪氣,靜下心來認真反思,對自身存在的缺點和業務短板進行梳理,對遇到的難點不舍晝夜的查閱相關資料、逐一破解,爭取把每一項都搞懂搞透,并且運用于實踐之中。憑著這股倔勁,他又積極參與到了蘭鐵工匠班,40天魔鬼般的訓練,對于他而言可謂是脫胎換骨,也讓他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正因如此,到2017年總公司技術比武時,他取得了第五名的驕人成績。恰逢單位今年進行了維改,撤銷小工區成立綜合工區、生產指揮中心。在段車間領導的支持和鼓勵下,路學旭擔任了疏勒河車間生產信息中心工長一職。“我們必須要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和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這樣才能成為鐵路運輸業中最亮的眼睛”,這是作為黨員的他,對待學習、對待工作的態度。
異地,對于大多鐵路人可謂是見怪不怪了,但是對于路學旭而言,他的異地卻多了幾分坎坷。老家在甘肅白銀的他,畢業后便被分到了嘉峪關電務段,現如今由于工作調動被分配到疏勒河車間,而他的妻子則在距離他1200公里的隴南工作,為了方便生活,兩人把家安置在天水。每次回家都是提前“預約”,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夫妻二人總是聚少離多。小孩只能由父母照顧,“第一次回家孩子出生了,第二次回家孩子會走路了,第三次回家孩子會叫爸爸媽媽了,”路學旭的母親深情的說道,雖有責備但最多的還是理解與支持。
在他心中倔強已經成為一種信仰,引領著在前行的路上砥礪前行、攻堅克難。用“倔強”扛好責任之旗,在鐵路運輸發展的道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