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珠調研我市文物保護工作
王硯馬玉萍陪同
9月17—18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的陪同下,對我市文物保護工作進行調研。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硯陪同調研。
劉玉珠一行先后來到嘉峪關魏晉墓、城市博物館和嘉峪關絲綢之路史前文化博物館等處,實地調研了我市文物保護工作。
嘉峪關魏晉墓素有“地下畫廊”之稱,真實地再現了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俗等,在美術領域填補了我國魏晉時期繪畫史上的空白。在魏晉墓調研時,劉玉珠表示,嘉峪關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并利用好這些不可復制的文化遺產,對于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推動轉型升級、加快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要堅持以保護為基礎、為前提,加強考古研究,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
在城市博物館,隨著講解員詳盡、細致地解說,劉玉珠從一組組豐富的圖片、實物、場景以及城市總體規劃模型、4D影院視頻介紹,了解了嘉峪關建市初期的艱辛和近年來經濟社會、城市規劃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此外,館內還復原了“黑山摩崖淺石刻畫”、“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地窩子”等諸多文化遺跡、重點文物、自然景觀和早期建設者的簡陋居所。在歷史篇展廳,劉玉珠饒有興致地觀看了復制的《蒙古山水地圖》。當他了解到,《蒙古山水地圖》反映了絲綢之路最后的輝煌,為絲綢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原件即將在敦煌文博會展出時,他感到十分高興。在老物件展廳,一個個歷史久遠的老物件勾起了他濃厚的興趣。他強調,要保護好城市獨特記憶,推出像這樣一大批具有鮮明教育作用的陳列展覽,以物知史,以物見人,傳承城市一代代建設者弘揚鐵山精神,在戈壁荒漠上建起一座西部明珠城市的勇氣和氣魄,把嘉峪關建設得更加生態宜居、幸福美好。
隨后,劉玉珠來到位于討賴河生態文化景區的嘉峪關絲綢之路史前文化博物館等處調研。史前文化博物館于今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旨在通過展示珍貴的史前遺存文物,弘揚絲綢之路史前優秀文化。“博物館的資金從哪來,如何支撐下去?”劉玉珠一邊興致勃勃地觀看珍貴的史前文物,一邊詢問博物館負責人。當得知該博物館是一家非國有博物館時,他希望省市能全力扶持民間博物館發展;要完善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促進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他說,遺存文物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發揮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文化資源。要堅持面向公眾開放,讓更多的公眾參與;要創新展示手段,推動中華文化的繁榮。
在討賴河生態文化景區,劉玉珠一并參觀了老相機、紅色文化、奇石文化等系列展覽館。他對我市創新展覽辦法,發動民間收藏家舉辦民間藝術收藏展的舉措表示十分贊賞。
在嘉期間,劉玉珠還參觀了酒鋼展覽館、不銹鋼廠和東興鋁業公司。
酒鋼集團公司總經理魏志斌,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政府秘書長李亦軍,市政府黨組成員、大景區管委會主任趙寶毅等陪同調研。(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