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 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十月的平川,碩果飄香。穿過蜿蜒的山路,連片的藜麥在金色的陽光下點頭致意,似乎在迎接客人的到來。“這是我家的藜麥田,你看,顆粒比我預想的飽滿很多......”平川區黃蕎鎮神木頭村王彩平興致勃勃地為大家介紹起了自己的藜麥產業。
“我今年種了100畝,長勢特別好,馬上已經可以收割了,預計每畝產量在300斤,每畝純收入應該1000左右,按今年這個狀況,收入10萬元應該是沒有困難的”,王彩平滿意地打量著自己的藜麥,告訴大家,今年干旱,大多農作物受災,多虧了父親給自己田里上的雞糞,讓她的藜麥豐收了。
王彩平一家6口人,以前沒有房子住,到處漂泊租房子供孩子讀書,現在不僅住上了小洋樓,兩層的樓房不僅寬敞明亮,而且有小花園可以種菜,孩子上學都不用接送,就在家門口。還有百畝藜麥田作為產業支柱,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彩平,只是平川區特色種植產業過上幸福生活的一個縮影。在黃蕎鎮神木頭村,種植500畝藜麥的農戶比比皆是,全村藜麥總面積今年4000多畝,特色產業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圖為黃蕎鎮正準備投產的藜麥加工生產線
電商平臺 架起了百姓致富的橋梁
“我們公司去年線上線下共銷售100多萬,今年的產品才開始上市銷售,應該也不錯”白銀豐嘉晟公司負責人馮得友說,他主要的產品是富硒枸杞,他公司的枸杞硒含量很高,在周邊區域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景燁公司副總經理田祥也聊起了他們的情況,公司共銷售58種農產品,去年線上線下共銷售1876萬,今年農產品才陸續上市,截至目前銷售600多萬。
這一串串生動的數字,對老百姓而言,如同一串串幸福的密碼。
平川區電商服務中心主任李守虎介紹:“ 截止9月底,全區共培育電商企業30家,開辦網店、微店107家;網絡零售總額達到1.49億元,同比增長26.5%,其中農村網絡交易額5720萬元,同比增長25.8%。”
圖為平川區電商服務平臺一角
2021年,平川區商務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商務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開展電子商務工作,強化電子商務廣泛應用和創新,拓寬了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先后舉辦了平川區首屆網上年貨節,平川區名優產品、汽車促銷暨美食節等5次農特產品展銷活動,線上線下累計銷售農特產品212.7萬元,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擴大了平川區農特產品的品牌影響力。
以該區農特產品展館為依托,積極鼓勵景燁良品電子商務公司開發平川電商線上商城小程序,整合現有資源,打造平川電商品牌,目前平川電商線上商城已運營。和相關部門協調組織轄區農特產品企業、合作社等與景燁良品公司對接,通過景燁公司整合現有的農特產品,形成抱團發展,通過平川電商線上商城將該區的農特產品銷往省內外。積極與蘇寧易購平臺對接,鼓勵我區符合條件的電商企業入駐蘇寧易購白銀館,目前,景燁公司已完成入駐工作,這將進一步拓寬平川區農特產品銷售渠道。
近年來,平川區通過“一村一電商”扶貧工程建設的實施,培育了一批電商實體。全區電商經營實體已達到30家,其中鄉鎮、村級實體8個,正因為有這批電商主體的興起,才使得“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成為常態;形成了一批如“冰糖心蘋果”、“硒甜瓜”、“山羊肉”、“平川黑驢”、“致瑤藜麥”、“富硒枸杞”、“景燁紅花”、“嶠聯蕎面”等地域特色品牌,其中不乏一些實績亮點陸續被相關新聞媒體報道,為該區綠色優質的農產品對外銷售打亮了廣告,拓展了渠道。通過近年來電商扶貧工作的推進,電子商務讓農村不同群體認知了互聯網帶來的巨變,讓一些興起的電商經營主體懂得了優質的產品質量和品牌文化帶來的良好市場效應,更讓一些農戶在引導和帶動下擴大了就業和增收的渠道。
“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完善電商三級服務體系網絡,打通村級服務點建設這最后一公里,邀請電商專業講師或本地優秀電商企業負責人開展下鄉巡回培訓,挖掘培養一批懂電商業務、會經營網店、能帶頭致富的“鄉村電商”能人。同時抓好農產品品牌建設,以及建立電商數據統計平臺,為加強動態管理和服務提供相關依據”。李守虎興致勃勃地談起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科學部署 邁開了鄉村振興的新步伐
回首往昔,為脫貧攻堅,平川兒女奮勇向前;
繼往開來,平川兒女激情滿懷,拉開了鄉村振興的序幕...
今年以來,平川區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戰略地位,全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工農互促齊興、多彩文化繁榮、城鄉協同共治、生活幸福美好的沿黃鄉村振興示范縣(區)。
本著黨管農村,全面振興;政府引導,項目支撐;農民主體,全面發展;優化格局,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示范引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平川區提出了“先行先試、示范引領、重點突破、梯次推進”的鄉村振興工作思路,搶抓甘肅中部生態移民供水工程項目實施的重大機遇,謀劃了“發展大農業”、“66666”鄉村振興計劃,即打造響泉、陡城、大灣、窎溝、牙溝水、小黃灣6個美麗鄉村;打造荔森、東鵬、豐嘉晟、裕富順、宇太苑、寒旱農業6個田園綜合體;打造陶瓷小鎮、高鐵小鎮、溫泉小鎮、桃花源小鎮、黑毛驢小鎮、打拉池紅色小鎮6個特色小鎮;打造紫陶、云煤、泉谷、驢園、地震遺址、絲綢古渡丹霞“6大品牌”;重點謀劃建設絲綢之路黃河古渡博物館、泉水文化博物館、地震遺址博物館、民俗文化展覽館、小川磁窯陶瓷遺址公園、紅軍打拉池會師紀念公園等6個館園,推動形成主題突出、文化彰顯的全域旅游特色布局。
平川區迎著“學黨史、辦實事”行動的朝陽,廣大農民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意搞建設,鄉村振興的步伐鏗鏘有力,走向美好的幸福生活。
(田野韓敏)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