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醫療工作十一年來,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刻苦鉆研,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無論患者家庭情況是富是貧,社會地位是高是低,始終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求回報,不求名利,得到了患者的贊譽及同事的好評。她就是會寧縣婦幼保健院住院醫師馬金霞。
今天這位產婦就要出院,雖然不是馬金霞接產的產婦,但她還是一如既往來到病房,仔細查看,無微不至地關切問詢,叮囑再三。
馬金霞把“把病人當親人,用真情去關愛”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她對患者充分信任,患者也特別信任她,很多患者都是口口相傳的找她看病。她不但對自己的病人好,而且在患者診治過程中,不斷積累臨床經驗,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給出院患者詳細的書面指導后,還留下自己手機號碼,方便患者及家屬隨時咨詢病情。同時主動對出院患者進行隨訪,指導用藥、生活方式和復診,很多經她診治的患者現在都已經和她成為了好朋友。
產婦 侯建利:對病人都關心,大人娃娃都很關心,問娃娃拉了幾次,尿了幾次,吃奶多少等各方面都問。
每次當遇到患者家屬不理解時,馬金霞都不厭其煩地做好解釋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堅持每天下班前詳細詢問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在她看來,“母子平安,兒童優先,一視同仁,病人第一”就是她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會寧縣婦幼保健院住院醫師 馬金霞:反正來的每一個孕婦,就感覺像我自己的親人一樣,包括費用、病情、治療等問題都為他們考慮到一下,費用能盡量減少的就減少,不該收費得的堅決不收,能夠順產的盡量順產,剖腹產盡量減少,把對病人的傷害降到最低。
如果說良好的醫德就是優秀醫務工作者的軟實力,那么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便是他們的硬實力。2008年馬金霞從蘭州大學婦幼衛生專業畢業,來到會寧縣婦幼保健院,從事婦產科工作至今,這一干就是11年。在工作中,她深刻認識到一個合格的婦產科醫生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不斷向單位里優秀的大夫看齊,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會寧縣婦幼保健院住院醫師 馬金霞:我感覺產科風險是很高的,因為面臨著兩條生命的安全,所以自從畢業之后,我就認真地學習專業知識,把每一個病人當自己的親人。盡心盡力的干好這一份工作。
為了不斷汲取新的營養,促進自己業務水平。2014年、2018年兩次在省婦幼保健院進修婦產科學理論新知識。由于工作細心負責,業務技術過硬,工作上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誤診誤治,分娩的孕婦手術也嚴格無菌操作,因此,在她手下無一例產褥感染發生。
會寧縣婦幼保健院住院醫師 馬金霞:這個行業比較特殊,產婦痛的時候,情緒比較煩躁,家屬也比較煩躁,因為他們不理解這個產程,我就給他們耐心地解釋,如果胎位正常、羊水正常的情況下,能順產的盡量順產,萬一不能順產的,就剖腹產,還是以母子安全為主。
由于產婦生產的特殊性,婦產科醫師不能正常上下班,晚上不睡覺加班是很平常的事。最多時,她們科室一晚上曾有十位產婦生產的記錄,最少也有三四位。從產婦入院、觀察到產程,再到護理、出院,馬金霞都要一絲不茍的全程跟蹤。沒有正常的節假日,沒有白天黑夜之分,只要在班,馬金霞總是把工作的事放在第一位,把家里的事放在第二位。她認為,患者家屬把產婦交給了她,這是對他的極大信任,也是對生命的托付,絕不能因為自己的私事耽誤了生產。
會寧縣婦幼保健院住院醫師 馬金霞:有時候有些病人在生的過程當中,胎心忽然沒了,這個瞬間感覺病人的命就是自己的。
這么多年,對于家庭,對于孩子,馬金霞覺得特別虧欠,采訪中,她幾度哽咽,無法再說下去,流下了愧疚難過的眼淚。
會寧縣婦幼保健院住院醫師 馬金霞:在照顧娃的身上,我感到很愧疚,那時候大的一個孩子兩個月,我就正常上班了,上班之后也沒有特殊的照顧,白天也不可能回家給娃喂奶······因為這個娃,出生的時候也有一點病,又沒有正常的母乳,我感覺對這個孩子很虧欠。
會寧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 馬曉霞:我感覺到她能嚴格要求自己,對要分娩的每一位產婦,能夠做到認真觀察,噓寒問暖,對即將分娩的孕婦,出現情緒激動,能夠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安撫,只要單位上病人有需求,馬大夫就把家里的事情擱置下來,及時的趕赴單位,從未出現因為家庭私事影響公事的行為。
醫者仁心,大愛不言。馬金霞,她就是我們身邊一個時刻把病人放在心上的基層婦產科醫生,一個讓患者絕處逢生的健康守護者,一個迎接生命平安降生的美麗天使。
(會寧融媒記者 王鵬圖 張文靜 )作者,劉登峰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