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時無悔,歸來無恙。經過19天的日夜鏖戰,9月6日下午,白銀公路局搶險隊順利完成馳援隴南公路災毀應急搶險救災任務,成功打贏隴南搶險保通保暢這場硬仗,勝利之師平安載譽而歸。
連日來,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隴南市多地出現洪水、泥石流等洪澇災害,致道路沖毀,人員被困,情況萬分危急!8月19日早上,白銀公路局按照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局的統一安排部署,立刻組建了以黨員先鋒、技術骨干為主力的應急搶險隊,搶險隊一行9輛裝備車26位隊員于19日上午11時從白銀局高養工區集結出發,途徑蘭州、定西、天水,隴南,行程8百多公里,星夜兼程、千里馳援隴南文縣,連夜開展沿線道路和便道的清淤保暢工作。此次搶險救援,在省廳隴南公路災毀應急搶險指揮部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搶險隊精心安排、科學組織施工方案、開展搶險工作。根據駐地的實際條件,搶險隊堅持每日一總結,細化搶險任務和安全措施,合理調配機械設備和人員,緊繃安全一根弦。全力以赴搶通和清理了G212線文縣至碧14公里的塌方落石。
搶險救災一線,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先鋒引領、沖鋒在前,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不甘示弱,緊隨其后,充分彰顯了甘肅公路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路石精神。搶險隊員克服落石滾滾、山路泥濘、水土不服、物資緊缺、通訊不暢、酷暑雨淋、蚊蟲叮咬等重重困難,沿途冒著飛石掉落的危險,踩著碎石、樹干艱難前行,他們憑借頑強的信念和堅定地意志力始終戰斗在搶險與清理淤泥一線,他們勇戰泥石流,巧斗攔路石,烈日下吃塵土,大雨中踏泥濘,盡管泥漿沾滿了雙腿,搶險服變成了“泥彩服”,雨水、泥水、汗水濕透了衣衫,他們的手上磨起了血泡,他們的腳板被雨水浸泡的起泡發白甚至開裂,但沒有一個人喊苦叫累,沒有一個人退縮,他們的心里只有一條信念,解救群眾、搶通生命線,讓各方救援車輛順利通行,讓生活物資盡快運進來,靠著公路人這份責任和擔當,一路搶修、一路推進,為災區一線解決了一個個燃眉之急,為本為當地老百姓搶通了一條條生命線。
離家過半月,他們雖思家心切、歸心似箭,但在返程途中又遇塌方時,他們又一次次在落石、塌方等極度危險的情況下,又義無反顧的開展敲路振石,清淤保暢達5個多小時,臨時搶通了212線K636處3000m³巨型滑坡體,才得以順利啟程。此舉,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贊揚和肯定,雖然耽擱了返程時間,但搶險隊員沒有一句怨言,施工點滯留老百姓深切的說到“你們辛苦了!隴南人民感謝你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隴南人民惜別之際的這份深情令人難忘!白銀公路局26名搶險隊員不負此行!
此次搶險,累計投入車輛機械設備265臺輛,搶險人員604人次,處治里程14余公里。累計完成:泥石流、塌方清理約38350立方/49處,打通便道約一百多米,養護便道約120米,開挖排水溝約75米,儲備吊裝噸袋359個,制作吊裝石籠24個,路基缺口填方1160立方,路面堆積物和邊溝淤塞清理22km。
此次搶險救援任務圓滿完成,一面面錦旗,是人民群眾對我白銀公路局搶險隊員的充分肯定和褒獎,而搶險救災、通路保暢更是我們應急搶險隊的責任所在!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災區老百姓的至情話語給了我們隊員不畏艱難的力量,地方政府和兄弟單位的協助更給予了戰勝災難的信心,我們白銀公路局應急搶險隊當以這份期盼與使命,遵循“人民至上”的根本價值準則,高舉“生命之炬”,照亮搶險之路!應急搶險,永遠在路上!(楊雪峰 陳云 王式潤)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