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社會民俗

少年6年還清父債:雙親49天內相繼去世 撿廢品打工拼命還錢

時間:2016-01-06 13:43:1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葉石云替爺爺整理廚房 本版圖片均由葉小平攝

葉石云擔心爺爺腿腳不便,經常攙扶老人 葉小平攝

  葉石云家的房子 葉小平攝

葉石云在玩具廠打工 葉小平攝

  父母在49天內相繼去世,留下20多筆、3萬多元債務。

  沒有一張借條,沒人上門催債,11歲男孩卻主動“尋債”,努力還款。

  面對還回來的錢,債主們婉言推辭,主動減免,甚至變著法子返還。

  12月26日,2015年最后一個星期六。

  17歲的高二學生葉石云早早起床,到菜市場稱了兩斤五花肉和兩斤豆腐。他已經盤算好了,中午就暖一個鍋,“和爺爺吃一頓6年來最奢侈的午餐”。

  “爺爺,今天我們就多吃點吧!爸爸欠的債,我都還清了,以后你再也不用舍不得吃肉了。”面對爺爺驚訝的眼神,葉石云靠近老人耳邊,大聲說。

49天內,雙親先后去世

  2009年的秋天,是江南鄉村千家萬戶收割稻谷的季節。

  在浙江麗水云和縣崇頭鎮梅竹村,村民們卻為葉石云一家的遭遇唏噓不已。

  9月9日,星期三,原本是一個平常的日子。

  那天下午,11歲的葉石云坐在鎮上的梅源實驗學校五年級課堂里。突然,“嘎吱”一聲,教室前門被推開一條縫。梅竹村村民柳潤生探進半個腦袋,把正在上課的老師喊了出去。在門口嘀咕幾句后,老師走了進來,直接到葉石云跟前,讓他收拾好課本回家。

  “你媽病得很重,讓你回去。”柳潤生沒正眼看他,只說了一句,就快步到校門外發動摩托車。一路上,后座上的葉石云不敢多問,心里想:“媽媽是不是吐血很厲害,止不住了?”葉石云出生后第三年,母親石明秀患了紅斑狼瘡。

  到家時,葉石云本想直奔母親床前。沒想到屋里已經站了很多人,在房間外的廳堂,他看到了那口烏黑的棺材,“那是幾年前家里替爺爺準備的,沒想到29歲的母親先躺進去了”。

  葉石云抱著父親痛哭,他想看母親最后一眼,可是這個愿望已經不能實現了。按當地習俗,屬虎的他和屬猴的母親生肖不合。也因此,葉明松故意等妻子蓋棺之后才叫人接兒子回家。

  葉石云難受到了極點,父親安慰他說:“媽媽走了,沒辦法,以后我們一起好好過。”石明秀下葬后,葉明松割完稻谷,就去了縣城打工。此前他一直在外打工掙錢,自妻子生病后,他不得不在家照顧。

  此后每周五放學,葉石云不再返回村里,而是去縣城姑姑葉水梅家,父親則每隔一兩個星期去看他一次,但每次都很匆忙。

  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石明秀去世第49天。又是一個下午。正在上課的葉石云又看到了教室的前門被推開一條縫。他一眼認出來,是同村的堂伯父柳啟東。他再次被叫出了教室,柳啟東直截了當地說:“你爸爸死了!”

  葉石云腦子陷入一片空白。

 “你放心,爸爸欠的錢我一定還”

  葉石云呆呆地跟著堂伯父柳啟東到了縣城醫院。在那里,他見到了村干部和許多親戚,也見到了直挺挺躺著的父親。這一次,沒有人再顧忌他這只“虎”和父親這只“猴”是否會相“沖”。

  父親是兩天前在打工時突然吐血,被送進醫院的。在葉石云的印象中,他一直健壯、能干,“媽媽每次病情惡化,他總能‘變’出錢,帶她去城里的醫院,房屋被暴雨沖塌了,他也能張羅著修理。”

  父親去世后,葉石云聽到了一些傳言。有人經常看到葉明松雙手抱住腹部,蹲在某個角落許久站不起來;還有人聽他說過“我可能要比我爸先走”這樣的話,聽者以為他妻子久病不愈,心中煩悶,在說喪氣話。

  葉明松去世了,親戚們擔心老爺子葉貞旺再承受不了喪子之痛,決定先瞞著老人。可還上小學的葉石云,哪有能力下葬父親?親戚和村民不忍,大家你一百我五十,湊錢把葉明松火化了。

  父親下葬后,姑姑因為擔心葉石云,當晚便留宿在他家。不知情的葉貞旺,以為女兒和往常一樣,是從縣城來看望自己的。

  誰也沒有料到,第二天一大早,竟有債主來到了葉家。那人徑直走到葉貞旺跟前,說:“你兒子死了,他欠我100元,你要還給我!”老人耳背,沒聽清,問:“你說什么?”

  葉石云和姑姑聽到后大驚,立馬上前拉走這人。

  在房屋外,11歲的葉石云斬釘截鐵地對這位上門討債的人說:“你放心,爸爸欠的錢我一定還!”這是他人生中鄭重許下的第一個諾言。

  站在一旁的葉水梅很是驚訝。在她印象中,侄兒葉石云由于家境貧困,長期缺乏營養,不僅個小而內向,甚至有些怯懦。

  沒有借條,一筆筆地尋找債主

  兒子在秋天去世的消息,葉貞旺直到臘月才知道。

  年初時,葉明松從鄰村抓了豬仔回家飼養。盡管那時妻子早已不會料理豬食,他仍固執地認為,有豬過年,是他作為一家之主的責任。

  以往每年過年殺豬,葉明松早早就挑好日子,聯系好殺豬師傅。可是那年,眼看臘月都快過半了,他還沒有回家。葉貞旺等不急了,只好自己張羅開來。

  “你爸怎么還不回家過年啊!”殺豬那天,葉貞旺問葉石云。

  “他去外地打工了,過年不回家!”葉水梅趕緊用事先想好的謊言,替侄兒回答。農村過年殺豬,在過去也算是一件大事,近親都會過來幫忙。

  本以為還能多瞞著老人一段時日。不料幾天后,葉貞旺顫巍巍地出現在了縣城女兒葉水梅的家門前:“他們說他已經死掉了,你們把他收好了沒有?把他放哪了?”

紙終究沒能包住火……

  自從父親去世第二天就有人上門討債后,葉石云便拿了個學習用的本子記賬。他要替父還債,兌現自己的諾言。他知道,父親的債絕不止一筆,便做好了等債主上門討債的準備。

  然而,讓他很意外,此后再無第二人找來。“債主不好意思來,那我們就去找他們。”和姑姑商量后,葉石云決定主動上門尋找債主。

  于是,在雙親離開后的第一個冬天,原本內向的葉石云利用雙休日和寒假,在姑姑的幫助下,開始一筆一筆地“尋債”——尋找父親生前欠下的債:

  “欠柳啟元840元,2009年修繕倒塌的房屋時,運空心磚和水泥的運費;欠胡先林1000元,2008年母親住院,出院時沒錢結賬借的;欠季方其350元,2007年種香菇時,父親買材料借的……”

  葉石云“找到”的這些債,有些是父親當初和姑姑說過的;有些是他去世后,知情人告訴姑姑的;還有一些,是姑侄倆一起找出來的。

  “年豬都殺了,豬仔的錢給了沒?”葉石云打聽到年初的豬仔,是父親從隔壁張化村抓的,便和姑姑一道去核實。

  張化村距離梅竹村10多公里,距離云和縣城近20公里。葉石云和姑姑坐了個把小時班車,又步行十幾分鐘的小路,才抵達。

  當姑侄倆風塵仆仆地出現在家門口時,賣豬仔的老板練美儉很是意外。“你爸爸在我這里抓豬仔,今年是第三年了。和前兩次一樣,我都是先賒給他,年底他再把錢給我。”練美儉在村里養母豬已經10多年,兩頭母豬一年下兩次豬仔,大約有40頭豬仔出欄。

  “這么多年下來,我幾乎不賒賬。你爸爸是個例外!”練美儉此前并不認識葉石云的爸爸。但因為在梅竹村有親戚,他多少了解他的家境及口碑。

  2007年,葉明松因為沒錢抓豬仔,其他地方不給賒賬,最后找到了練美儉。“你先抓去,年底豬殺了,肉賣了,再把錢還給我。”練美儉很爽快。此后兩年,他一直在張化村抓豬仔。

  葉明松去世后,練美儉并不指望當年葉明松欠的豬仔能夠收回本錢。因此,他沒有去梅竹村討債。“等他兒子長大了再把錢還給我,不知道那時候我還在不在!”2009年,練美儉65歲。

  “小豬500元。”葉石云鄭重地在本子上又記下了一筆……

  而當爺爺知道他準備替父還債后,也回憶起好幾筆兒子此前在村里欠的債:“欠你練家伯伯200元,柳家叔叔100元……”

  經過一段時間的打聽、尋找、核實,葉石云記錄下了父親欠下的20多筆債,共計3萬多元。這些錢,在今天看來并不算多,但對于當年連自己生活都沒著落的孤兒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些債,沒有一張借條。但葉石云毫不懷疑,反倒覺得這是他們對逝去父親的信任。

  在云和當地農村,有“債不過年”的說法。父親的債一時還不了,但理必須到。此后每年年關,葉石云都要和爺爺一起,到欠債的人家去表示歉意:“欠你的錢暫時還不了,不過請放心,賬我們記著,一定會還給你!”

  一位是耄耋老人,一位是乳臭未干的學生。祖孫倆的承諾,多少有些蒼白。

  那些債主,情,領了。但是,話,沒人當真,也沒指望葉石云成年前能還錢。

從撿廢品到打工,為還債拼命掙錢

  和許多在貧困家庭長大的農村孩子一樣,葉石云是一個性格內斂而感情細膩的孩子,所有心事都藏掖著,不和人說。父母去世后的大半年,他常常神情恍惚。上課時,聽著聽著就看見了父親和母親,晚上睡覺后,父親和母親的一切就更加鮮活了。

  他有些后悔,自己為什么不早點來到世上。從四五歲依稀記事起,到母親和父親去世,他僅擁有短短幾年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那時雖然清苦,但能感覺到幸福。

  如今,他們都不在了,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一個可以撒嬌的孩子。從今往后,他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照顧年邁的爺爺。“爸爸媽媽剛走的時候,我非常悲傷。可是看到爺爺傷心的樣子,我就會想,爸爸媽媽在天上看著我,我要堅強,要照顧好爺爺,要好好學習。”葉石云說。

  2010年暑假,葉石云來到縣城姑姑家。

  他要掙錢,替父還債。

  可到哪里掙錢?怎樣才能掙到錢?12歲的他茫然無措。

  浙江云和素有“中國木制玩具城”之稱,以木制玩具聞名全國。當地各種大小玩具廠隨處可見,于是,他想到去玩具廠打工。

  “老板,你這里需要人嗎?”站在一家玩具廠門前,葉石云小聲問。“童工,不要!”對方瞥了一眼。1.4米的葉石云,還有一年才小學畢業。

  接連碰壁后,他有些失望,漫無目的地走在大街上,身邊車來車往。正當有些氣餒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撿廢品,便迅速跑回姑姑家,從雜物間里找來一只編織袋。

  姑姑知道他撿廢品,已經是好幾天后了。那天她進雜物間時,看到了堆成小山一樣的廢紙和塑料瓶。得知侄兒想撿廢品掙錢替父還債后,葉水梅很是高興:“當時石云說爸爸欠的錢他來還時,我以為只是小孩子隨便說說。后來,他讓我一起去尋找那些欠債的人,我開始覺得,他要替他爸爸還錢是當真的。不過,沒想到他這么快就去做了。”

  隨后,姑姑和他把廢品裝好,又讓姑父柳啟新騎上摩托車,送到廢品收購站去賣。那天,他掙到了人生第一筆錢,15元。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葉石云早出晚歸,穿梭在云和縣城的大街小巷撿廢品。直到有一天,他在路邊看到一位婦女,坐在家門口加工玩具。

  “阿姨,這些玩具是從哪里來的?能不能幫忙問下,給我做做?”他壯膽問。“你也想加工玩具?”婦女很是驚訝。當她得知葉石云是孤兒后,很是同情,便告訴他如何從玩具廠拿貨,并教他加工。

  因為未成年的葉石云無法直接從玩具廠拿貨回家加工,于是,他向姑姑求助。第二天,姑姑便從玩具廠拉回一車玩具。從此,他開始做起了玩具來料加工。那個暑假,葉石云邊撿廢品邊加工玩具,總共掙了1000多元。

  此后3年暑假,他都到姑姑家加工玩具,掙到的錢也逐年增加:2011年2300元、2012年3000元、2013年4000元。而每一個寒假和雙休日,他都利用短暫的時間去撿廢品,積少成多。

  做了4年玩具來料加工后,葉石云已經掌握了很多玩具的制作工序。他希望能直接進入玩具廠打工,掙更多的錢,替父親還債。2014年暑假,16周歲的葉石云,終于光明正大進入工廠。

  玩具廠白天上班的時間是7:30至11:30和13:00至17:00;晚上加班的時間是18:00至21:30。他每天早上到廠里,中飯和晚飯都自帶米和干菜在廠里蒸飯,直到晚上加班結束才回家。

  在玩具廠工友們的眼中,葉石云是一個“比同齡人成熟一大截”的孩子,懂事、有禮貌、能吃苦。每天中午,他只用半小時吃飯,這樣可以比工友多加班1小時。

  “今年暑假上班時,他說腰很酸。我說,你叫媽媽買點補身體的東西給你吃。他說,他沒媽媽了。我又說那你爸爸不管你啊?他說,他爸爸也沒了。”云和縣華昌工藝廠的工友項三娟,半年后回憶起當初自己和葉石云的那段對話,眼淚還差點掉下來。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