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生活中,我們去銀行、去超市,少不了要和錢幣打交道,可是你想過,這些錢是怎么一步步從造幣廠到金庫再到銀行,來到我們手里的嗎?最近,央視記者首次登上警押運錢幣貨車,為你全程獨家揭秘這個鮮為人知的“絕密押運”——
絕密任務:準備時間不足半小時
天津的金庫是中國人民銀行的重點庫,這里是連接華北和西南地區的一個重要樞紐。在天津有一支特別的武警中隊,一直從事著鮮為人知的絕密武裝押運錢幣工作。
清晨,突如其來的哨音打破了部隊營房的寧靜,為了確保押運的安全,每一趟任務都是出發當天提前2個小時通知,留給天津武警總隊戰士們整理行囊、準備裝備的時間不足30分鐘。
絕密行程:目的地、日期都不確定
絕密不僅體現在出發時間不確定,將去的地點、押運金額、行程日期也不確定,參與人員彼此也不知曉。因此對于押運官兵來說,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時刻準備著!
楊康是中隊里押運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兵,就在前兩天,他接到了今年入夏以來的第十趟押運任務,憑經驗,楊康估計這趟押運任務的金額在百億左右人民幣。
絕密空間:“悶罐”車押運 活動空間不足三平方米
由于每次運送的錢幣數量比較大,如果采取公路運輸,大量裝甲運輸車目標明顯,有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只能采取鐵路運輸,為了確保隱蔽性,錢幣都是放在運輸貨物的“悶罐”車里,護送人民幣的武警官兵,也需要隱蔽在錢幣中。
△ 記者和戰士在押運“悶罐”車里
△ 門拴上繩子后,戰士在門口值守
除去貨物占去的大部分空間,戰士們能夠活動的空間只有3平方米左右。按照押運規定,車輛在運行時,如果悶熱難捱,可以適當將門敞開30-50厘米來換氣,但是需要一名戰士在門口攜槍值守。到了晚上,一旦車輛停靠站臺或者等待編組,車廂必須全封閉,如果停車的時間正好趕上夏天的中午,車內溫度能夠達到60多度,手接觸車廂3秒就會被燙傷。
與別的火車相比,執行押運任務的火車要慢得多,走走停停,像從天津到上海1000公里的距離,要走上一周到十天左右。因此,夏天成了戰士們最難熬的季節。
天津武警總隊一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楊康說:“實在熱得受不了了,用瓢把生活用水澆在自己身上,后來起了一身痱子。那怎么辦?寧愿起痱子也需要降溫,太熱了!”
然而,押運途中要克服的困難并不只有“熱”——一般的室內環境聲音只有五六十分貝,而車輛運行過程中,八九十分貝的噪音是常有的事,有時候最高能到一百二三十分貝,長此以往,戰士們聽力或多或少有損傷。有戰士說,“有時任務結束后回家兩三天,還在持續耳鳴,整個頭皮都發麻。”
絕密押運:“押運萬兩,不缺一分一毫!”
即便如此,戰士們還是常常苦中作樂,把筷子當指揮棒唱歌、把下棋當靜心的方式、把中途上廁所當做折返跑訓練……一次次的絕密押運任務,也成為了戰士們的驕傲。
楊康所在的中隊1969年進駐天津后,一直擔負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重點庫、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天津倉庫的守衛和貨幣武裝押運任務,47年來押運行程60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圈。他們的故事,還被拍成了電視劇——《絕密押運》。
△電視劇《絕密押運》海報
“押運萬兩,不缺缺一分一毫!”這考驗的不僅是戰士們的毅力,更是押運官兵對部隊、對國家、對社會和百姓的忠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