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院士,下一次聽您講課,我們得帶著面包來嘍。”因興之所至,忘記了時間流逝,陳院士又一次“拖堂”了,下邊餓了肚子的學員打趣說道。“下次一定注意,一定注意。”陳定昌院士馬上認真回應。
“我的一生,就是在實現中國夢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生于亂世的陳定昌滿懷家國情懷,很早就立下“讓中國人不再受欺負”的強烈夙愿和莊嚴承諾。踐行承諾,將自己熱愛的“航天夢”同“強軍夢”、“中國夢”緊密相連,把畢生精力投入其中,成為我國武器系統總體、防空反導及制導雷達技術專家,從事高精度無人飛行器技術、高精度探測與制導技術和仿真技術的研究工作,推動我國激光雷達項目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雖桃李滿天下,但一輩子不求功名利祿、不計個人得失,默默貢獻、無私奉獻,用雙手為國家繁榮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撐起了安全屏障。斯人已逝,其音容猶在,且再聽一次陳院士“講課”,從中收獲成長、汲取力量。
“核心是愛國、愛民族,這些作為一個準繩,什么時候都不能忘。”陳定昌同志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始終以國家利益為最高追求,以報效祖國為神圣職責,用畢生的實踐和人生經歷,給了我們上了一堂“愛國課”。作為他的學生,我們能深刻意識到,愛國愛黨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有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黨團結熱愛祖國的人民群眾櫛風沐雨、接續奮斗,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才取得了成功,才能屹立在世界之林。
有學生評價,“陳定昌院士比年輕人還要熟悉科技前沿知識。”他隨身常帶一個小本子,把每天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記錄下來,常說“要自身嚴謹,不能迷信權威”“記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這是陳定昌院士向我們上的一堂“思考課”,告誡我們“好記性”源于“爛筆頭”,要博聞強識、獨立思考,不可墨守成規。因為有了日積月累,才能培養出高超的思考和執行能力。古人常說,“學無止境”“學海無涯苦作舟”,咱們作為陳院士的“學生”,也要養成終身學習的觀念,勤于動起“爛筆頭”,始終保持“求學若渴”“求知若渴”的工作學習狀態,樂于聽取和采納群眾的意見建議,并及時改正,做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不畏難、不畏險,始終保持學習進取的狀態,始終勇往直前、攻堅克難,始終勇攀高峰、無畏前行。
“憶往昔,親密合作,攻堅克難,友誼珍惜,終身難忘。”陳定昌把畢生大部分時間都撲在了事業上,“1998年,有一個重大項目在外地進行,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氣,六十多歲的陳定昌與現場工作人員一起住小土院、吃饅頭、熬夜搞試驗,一待就是二十多天。”陳院士甘為人梯,用實際行動,給我們上了一堂“敬業課”。“敬事而信,敬業樂群”,要真正學習陳院士的敬業精神,做到擇一業,心無旁騖,忠一業,無怨無悔。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力戒蜻蜓點水、不求甚解,真正到田間地頭了解情況,真正到基層一線親身實踐,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等重大工作中經風雨、增才干,用真心真情關心人民、尊敬同志,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能做到極端負責,努力成長成為崗位上的“行家里手”,用真情奉獻書寫無悔青春、無悔歲月。
作者:韋竹立
郵編:545313
作者單位及職務:廣西融水縣大浪鎮宣傳委員、統戰委員
聯系地址:廣西柳州市融水縣大浪鎮河口街106號大浪鎮人民政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