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一心為民的“三種人”
1921-2021,中國從光明理想到盛世所愿。百年以來,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離不開各個階段無數的黨員干部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擔當作為。6月29日在人民會堂隆重舉行七一勛章頒授儀式,29名同志獲得七一勛章。他們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他們身上生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總書記曾說過:“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享受著無數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的太平盛世,我們更應該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見賢思齊,一心為民,做好新時代“三種人”。
做艱苦奮斗的“打工人”。雖然祖國不再有壓迫和分裂,雖然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偉大復興。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青年干部決不能有半分安逸的思想,而應該加倍努力。再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我們的鄉村振興之路任重道遠,我們的偉大復興夢還沒有實現。我們要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干字當頭打硬仗,實字為先抓落實,深入到基層一線,發展一線,苦干實干巧干,弘揚唯實唯干的優良作風,爭做“打工人”,才能讓振興之旗高高飄揚。
做精益求精的“工匠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年輕干部要做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我們偉大的復興之路可能布滿荊棘,困難和挫折隨時變成攔路虎擋在我們面前。我們只有在學習專業知識時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鉆研工作難題中精益求精,在解決群眾難題時不斷反思,成為工作的內行領導,打磨好自己的金剛鉆,才敢去攬瓷器活。
做甘于奉獻的“擺渡人”。勞模是人民服務的“擺渡者”,像張桂梅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扎根基層40多年,幫助18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子圓了大學夢,為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干部,我們要像他們看齊,踐行勞模精神,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少點紙上談兵,多點走訪入戶,從群眾需求出發,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做好為民服務的“擺渡人”。
無論是做“打工人”,“工匠人”還是“擺渡人”,我們都應恪守“凡在一陸,必以為民,實心辦事為根柢,行之以躬,不言而信”的基本原則,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事做好,才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供稿人 廣西陸川縣 龐運麗)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