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佳:牢記使命做好表率
廖世佳,男、壯族、高中文化、1965年10月生,2017年8月至今任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兼愛鄉大竹村黨支部書記。2011年7月被評為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優秀共產黨員。2021年7月被評為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是我們在崗工作者的榜樣。
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他始終堅持以黨性為后盾,以政治責任感為動力,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恪盡職守、竭誠奉獻、辛勤工作,任勞任怨地從事著繁雜、細微的村級黨務工作,受到了黨支部同志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強班子,構筑率民致富橋頭堡
廖世佳同志堅持把班子建設放在首位。嚴格執行“選前承諾、任期目標管理制度”,工作中做到了“三抓”:抓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抓團結,工作上同心同德,生活上相互幫助,營造了“兩委”成員之間相互尊重支持、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圍;抓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三會一課”和村“兩委”議事規則,嚴格辦事程序,公開議事結果,自覺接受監督,是黨務工作者的好榜樣。
二、抓特色,打造產業發展多元村
因地制宜,瞄準靶心,抓優勢發展多元產業。一是引導全村種植白茶540畝,油茶5200余畝,杉木20000多畝,其中,引進外資建立防貧返貧機制,創建白茶基地,目前投資100多萬,帶動群眾180多戶增收;二是利用好地勢偏高、陽光水分充足的條件,種植柑橘、毛葡萄等特色產業,每年產出大量優質水果做到產銷一體化,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截止2021年,我村柑橘種植150畝。三是利用扶貧政策,引導群眾養殖。近兩年來,大竹村建造了5個肉豬養殖場,一個香豬養殖場,每年產生肉豬香豬等3000多頭,產業發展站穩山腳跟。在廖世佳的宣傳帶動下,大竹村產生了多名致富帶頭人,其本人也是種植產業能手,現有杉木150畝和油茶30畝。為家庭助力的同時帶動多名群眾自主創業,促進富余勞動力就業,帶動群眾增收。
三、搞基建,建設文明健康和諧村
帶領村民投工投勞,優化群眾生活條件,注重建設文化樓、球場、巷道建設、太陽能路燈等項目,其中丘善屯飲水工程結束了全村6個屯1119人沒有自來水的歷史。一、對全村實施農田水利改建、人飲工程改建新建工程;積極協調上級部門縣水利局、財政局、發改局等單位,共爭取到資金200多萬元,擴建了上大竹、下大竹和平老屯的人畜飲水擴建工程,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純凈的生產生活用水。二、完善全村的基礎道路硬化工程,及時修善村屯亮化工程,做到應盡則盡;三、實施示范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修建大竹村丘善屯油茶示范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為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四、新建兩棟文化樓,為群眾開展文化娛樂活動提供場所,不斷豐富山區群眾精神生活。為振興鄉村做好基礎,也為優化農村生活條件,提高群眾生活水平。五、排解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真誠對待每一個反映問題的村民,面對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觀點和意見,有理有序地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做到小矛盾不出村。他本人2021全年共參與調處民間糾紛21起,全部調處成功,沒有上訪和群眾上訪事件。
四、為群眾奉獻愛心不止歇
在廖世佳支書的眼里每位村民都是親人,村民冷暖疾苦他都時刻記在心頭。為了讓村里80幾歲的孤寡老人安享晚年,廖世佳多次到民政部門爭取支持,多次到困難群眾家,親手送上被子、衣服等,慰問看望孤寡老人,和他們暢聊家常,問詢他們身體狀況,宣傳國家醫療救助政策和養老福利,消除孤寡老人看病難、怕看病等心理,給留守老人帶來希望。廖世佳對家鄉父老的無私奉獻和關愛,使他成為鄰里鄉親最敬仰的人。為鄉接村中老人外出打疫苗,他發動干部志愿者出車接送高齡人員到懷群鎮衛生院打針,2021年5月至今共驅車35次,成為全鄉第一個縣內18歲以上人群接種率超90%的村。
通訊員 廖東云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兼愛鄉人民政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