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黨史力量”軋實“為民服務”之路
2021年4月2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赴廣西考察,首站便來到位于廣西桂林全州縣才灣鎮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緬懷革命先烈、追憶黨的崢嶸歲月。隨后,習總書記來到才灣鎮毛竹山村、漓江陽朔段實地考察鄉村振興、漓江流域綜合治理等情況。從習總書記的考察足跡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條祭奠先烈、重溫黨史到體察民情、為民服務的考察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的“接力點”,啟動黨史學習教育意義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必須緊緊接住“為民服務”的“接力棒”,汲“黨史力量”軋實“為民服務”之路。
回顧黨史,重溫初心,提高一心一意為民服務的黨性修養。黨史如清泉,能洗滌心靈之塵。我們要回顧來時的不易。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因突遭法國巡捕搜查,會議被迫休會。之后,中共一大代表們從上海乘火車轉移到嘉興,登上南湖的一艘游船,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為民服務”的“紅燈”在一艘小小的紅船上點亮。我們要回顧艱苦的歲月。共產黨從成立伊始的58名黨員,到現如今的9000多萬人的大黨,中間經歷了第五次反圍剿、湘江血戰、長征、抗日戰爭......大大小小的苦難和挫折一直伴隨著黨的成長、壯大。我們要在咀嚼歷史苦難中堅定人生信仰,鍛造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退縮,在挫折面前不言敗、不放棄的堅毅品質。我們要回顧光輝的歷程。“百年艱苦卓絕,百年榮耀輝煌。”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實現復興的奮斗凱歌,呈現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社會進步和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仡欬h史不是在炫耀歷史,而是用黨史重溫初心,激勵我們一心一意聽黨話、跟黨走,一心一意為民謀幸福。
學習黨史,奮進當下,增強誠心誠意為民謀利的斗爭本領。黨史如號角,能激發奮進之力。學習黨史這本教科書,能讓全黨全國深入了解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不斷汲取紅色力量,聚人心、鼓干勁。對照黨史這面鏡子,我們可以清晰看到,以自我革命精神解決自身問題,是我們黨立黨建黨強黨的鮮明特征、獨特優勢。只有增強從嚴治黨的本領,誠心誠意為民謀利,才能贏得人民信賴和擁護,才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翻開黨史這幅畫卷,決勝千里的戰爭場面、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日新月異的改革詩篇撲面而來,能讓我們在歲月留下的光影中感受歷史,在追溯往昔的聯想中領略真諦,在凝視和沉思一幅幅畫面中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學習黨史,讓我們更有心、更有勁、更自信。
銘記黨史,展望未來,夯實全心全意為民辦事的奮斗目標。黨史如明燈,能照亮前行之路。在建黨100周年之際, “十四五”新征程開啟之時,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從黨的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半條被子”“沂蒙紅嫂”等紅色歷史為我們照亮了“為民之路”,讓我們從中體悟與人民的“山海情”,能真正沉下力、沉下身、沉下心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一個又一個攻堅克難、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為我們照亮了“實干之路”,讓我們牢牢掌握勇于擔責、敢于開拓的“制勝法寶”,鉚足“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拼勁,乘風破浪、砥礪前行。百年風云、百年輝煌為我們照亮了“奮進之路”,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歷史變遷告訴我們,要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銘記黨史,借過去艱苦奮斗的百年歷史,給未來百年新中國的偉大復興注入動力,中國共產黨定能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通訊員:李程穎
廣西北流市市委組織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