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全州:傳承紅色基因,永葆忠誠底色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的部署要求,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優勢,大力加強對黨忠誠教育,引導全縣黨員干部自覺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首要政治原則、首要政治本色、首要政治品質。
用好紅色資源,銘記紅色歷史。充分發揮本縣湘江戰役紅色資源優勢,建立一批黨員教育示范基地,以紅色教學淬煉思想、錘煉黨性,著力將長征精神和紅色文化發揚光大。全州縣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之一腳山鋪阻擊戰遺址所在地,自2019年9月落成以來全國已有180余萬人次前來接受紅色教育,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的長征路,讓長征精神在新時代下煥發出更絢麗的光彩。
打造教學精品,厚植紅色基因。持續開發湘江戰役精品課程,《東山清水關》紅色講堂、《湘江1934·向死而生》動畫配音、《血戰湘江》《湘江1934》《湘江戰役舞臺劇》等作品。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積極利用“全州黨建云”微信公眾號、“黨課云直播”等形式,將黨課搬上“指尖”。舉辦“追憶紅色初心,擔當時代使命”紅色湘江文化展演云直播活動,宣傳片點擊觀看量達10萬余人次,當日觀看人數達64.3萬人次,累計觀看量74.3萬人次,點贊數6.5萬,評論留言2萬余條。
創新教學形式,追尋紅色足跡。依托全州縣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鳳凰嘴渡口、安和鎮文塘紅三十四師戰斗遺址、兩河魯水紅軍街等紅色資源,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推行特色教學模式,將其打造成黨性教育基地。其一是開放、體驗式教學:通過現場參觀、憑吊鮮花等形式追隨紅軍足跡,緬懷紅軍戰士;其二是訪談式教學:通過革命先烈的后代及當年口口相傳的紅軍故事,深刻感受先烈們為了共產主義信仰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和斗志;其三是音像式教學:通過《血戰湘江》《湘江1934》《湘江戰役舞臺劇》等情景再現紅軍戰士的熱血氣概,激發廣大黨員愛國愛黨、奮勇前進的熱情。其四是實踐式教學:通過紅色足跡研學、書畫作品展、紅色剪紙、紅色故事演講、情景劇、歌曲演唱、紅色課堂、紅色誦讀、微視頻、樂器演奏、情景舞蹈等紅色鑄魂”黨員教育精品工程,增強黨員教育的互動性和吸引力。據悉,2020以來,全州開展對黨忠誠教育1200余次,覆蓋全縣3萬余名黨員,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唱響“紅色旋律”、厚植紅色基因打下了堅實基礎。
單位: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廟頭鎮人民政府
作者:蘇俊尹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