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日報訊(記者 張德武)7月11日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名藝術家齊聚北京盧溝橋中華名硯文化街,舉行中國洮硯獻禮抗戰勝利70周年大型文化活動。
本次活動由中國文房四寶協會、中國文房四寶書畫院、甘肅省洮硯開發公司、中華名硯文化街和岷縣金鼎洮硯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主辦,旨在以筆墨的力量銘記歷史,歌頌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增強每個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內在品質。此次活動展出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硯、紅色革命硯、盧溝橋抗戰硯、盧溝曉月硯、十大元帥硯、東方醒獅硯、中華民族大團結硯、中華民族復興硯、清明上河圖硯等數以千計的洮硯,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獻上了一份珍貴的文化厚禮。
洮硯是歷代文房四寶的璀璨瑰寶,有著悠久深厚的文化意蘊。發源于青藏高原西傾山麓的洮河流域,在甘肅臨潭、卓尼、岷縣等地,歷經數億年水下地殼的演變沉積,富集了獨特精美的制硯石材,這種石材制作的洮硯,素有“北方最貴重”名硯的美譽。自唐以來,被歷朝封為“國寶”“貢品”。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郭海棠對洮硯的發展高度重視,曾多次赴岷縣等地考察洮硯文化并指導,尤其對趙成德先生開發洮硯的事業給予大力支持,在本次活動中親臨現場并發表重要講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副會長、甘肅省洮硯開發公司總經理、中華名硯文化街負責人趙成德以驚人的毅力,數十年來,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為中國洮硯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了他淳樸的感情和心血。據他介紹,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還將陸續舉辦其他文化活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綿薄之力。
中華名硯文化街,坐落在風景秀美的盧溝橋畔,盧溝曉月,獅子對笑,可謂美不勝收。在這條古色古香的文化長廊上,中國洮硯,端硯,歙硯,松花硯,紅絲硯,尼山硯等悉數登場,中華名硯傳習所、中國文房四寶書畫院更為古街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元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