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再相聚青春在記憶中燃燒
蘭州一中六五屆同學50年后再相會
當年的學子如今都老了。記者甘霖攝
7月11日上午9時,蘭州一中校史館院子里整齊擺放著課桌椅,坐在這里的主角是蘭州一中六五屆高三年級的36名畢業(yè)生。曾經青蔥年少,如今白發(fā)蒼蒼,50年后他們再相會。以至于許多同學在校門口擦肩而過時竟互不相識,待報上姓名后,一臉驚愕之余依然會脫口而出:“真的是你嗎?想當年你一個帥小伙現在都變成這樣子了!”今年70多歲的王引環(huán)在美國教英語并且已經定居,回到母校她感慨地對記者說,“看見的每一個同學我都不敢認,過了50多年大家都不認識了。”這樣的場景幾乎在每個同學身上上演。
來參加同學聚會的有專門從美國趕回來,還有從外省趕回來的,還有的同學再三聯系尚沒有音信,另有4名同學已經故去。
在所有同學面前放著一本薄薄的紀念冊——《蘭州一中六五屆高三·三班畢業(yè)五十周年紀念冊》。大家掩卷品味,感慨萬千。“50年前的你我,在母校溫暖的懷抱里,朝夕相處,一起走過了一段激揚文字、揮斥方遒的人生歷程;50年,厚重而久遠。曾經鐫刻在腦海中的純真,那揮之不去的歡聲笑語,已經成為我們此生最美的記憶。”
該冊中收錄了蘭州一中六五屆高三·三班珍藏的老照片以及早已發(fā)黃的成績單,這是羅應換同學翻箱倒柜找出的1962年時高一·三班的一些記錄。她珍藏至今。紀念冊還有同學記錄在母校的點點滴滴,《憶當年的老師們》寫出了同學們對老師的思念與感激之情。王崇生的《一中在我心中弘毅伴我一生》道出了對母校、同學的懷念。郭浚卿寫了上萬字的《呢喃的燕子》囊括了當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讀來情真意切,生動感人。
50年改變了太多,走進曾經熟悉的校園,這里的一切既陌生又親切,他們努力找尋著記憶中校園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當年的教室還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只不過現在是蘭州一中的校史館,同學們坐在曾經的教室前,記憶的洪水一發(fā)不可收拾。
“驚回首,整整半個世紀;舉杯時,我們已滿頭白發(fā)。想當年,我們同窗共讀,彼此之間,情同手足;看今天,我們兒孫繞膝,殊途同歸。彼此相見,已成難事。夕陽西下,我們怎么能夠不珍惜彼此的情誼?!”坐在課桌前,同學們激動地表達著此時此刻的心情,幾度哽咽。
“眼前的你,還是那個他(她)嗎?你我已不在學校,同學間還有你我的傳說嗎?”相聚總是匆匆,離別總是淚眼。又要分手了,校友們真誠祝福互道珍重,在紀念冊上簽名,臨別時一個輕輕地擁抱!他們期待著下一個相聚——畢業(yè)六十周年再次的相會!蘭州晚報記者高宏梅實習生羅雪梅梁勁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