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和平鎮豆家山村千畝杏子成熟卻難銷售爛在地頭
村民憂“杏”如焚,快來幫幫他們
憂“杏”如焚的村民。 千余畝沒有銷路的杏子爛在地頭。本報首席記者裴強攝
蘭州晨報訊 (首席記者張學江實習生馬周梅)農歷五月正是榆中杏黃時節,然而,榆中縣和平鎮豆家山村村民們卻憂心如焚。1000余畝的杏子熟了,沒有人收購,村民也無地方可售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杏子腐爛。6月30日上午,村民祁先生向本報求助,希望能幫他們解憂。
十多年前,榆中縣和平鎮豆家山村村民在退耕還林后,種植了1000余畝杏樹作為經濟林。這些年來,大多數時候由于天氣原因產量很少,好不容易今年盼來了豐收,但卻無人問津。“杏子熟了,摘都來不及,已經開始掉落。”村民祁先生說,這樣太可惜了,希望媒體幫我們能找些買主,能為村民挽回些損失。
6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榆中縣豆家山村采訪。在村口,幾位村民拉著一架子車杏子往家里走。“杏子都爛掉了,沒地方賣去。”村民趙先生說。順著村道,記者發現,該村幾面山坡處都種植著大面積的杏樹,郁郁蔥蔥的杏林中,黃色的杏子密密匝匝地掛滿了枝頭,飽滿誘人。“太可惜了,這些杏子已經熟了,還有一部分杏子再有十多天就大面積熟了,這些都積壓著賣不出去該咋辦呀!”村民祁先生惆悵地說。
村民趙洪榮家有25畝地杏子,最少的一棵樹上能采摘50斤杏子,據他估計,25畝地的杏子產量至少在2萬斤左右。“現在我們只能在和平鎮幾所高校附近賣,可是學生一放假杏子還賣給誰?去市區賣沒地方,城管也不讓擺攤賣。”趙洪榮說。祁希斌家有7畝杏樹,杏子一夜之間熟了,讓他們一家人摘都摘不及。記者發現,村民們的杏樹地里,最先成熟的杏子已經大量掉落,杏樹下堆滿了腐爛的杏子。采訪中,記者獲悉,村民們的收入除了打工就是指望這些杏樹。
“他們最大的希望是在城市里賣杏子,城管能開辟綠色通道,同時希望城里的市民到山里游玩,能順道采購,享受采摘的樂趣。到時候,哪怕免費吃都行,只要別讓杏子再爛下去浪費了!”村民趙先生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