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清明掃墓迎來首個高峰 逾20萬市民寄哀思

時間:2018-03-26 09:53:0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彥程點擊:

清明掃墓迎來首個高峰 逾20萬市民寄哀思

3月24日上午,在華林山路口,上山掃墓的市民帶著祭品、手捧鮮花等待乘坐304路公交車,超過百米的長隊蔚為壯觀。

3月24日,蘭州市迎來清明祭掃的首個高峰日,市民手捧鮮花前往公墓緬懷親人、寄托哀思。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祭掃中,鮮花祭掃成為最大的亮點,而在祭掃時很多市民也愿意步行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據市殯管辦不完全統計,當日逾20萬人前往我市多家墓區祭掃,墓區內交通秩序較好。

綠色祭祀成風尚

當日上午,在通往市殯儀館的馬路兩邊,步行前往公墓區祭掃的市民均手持鮮花。“近幾年,文明祭掃蔚然成風,為宣傳這一理念,市殯儀館大力倡導綠色環保、生態祭祀。目前點紙燒香的舊習俗幾乎不見了。”市殯儀館相關負責人說,殯儀館“時空信箱”、“網上祭掃”平臺日臻完善,倡導文明祭祀。“我覺得殯儀館的這種做法非常好,讓我們既表達了對于故去親人的哀思,同時也減少了紙錢焚燒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這種綠色節儉的祭祀讓人稱道。”前來祭祀的市民王先生說。

工作人員流動巡邏防火災

當日上午8時,在蘭州天橋公墓區內,前來祭掃的市民已多達千余人,祭掃者手中拿著的幾乎清一色是鮮花。走進墓區,“杜絕焚燒污染源,配合大氣污染治理”等內容的宣傳條幅隨處可見。墓區的廣播也在不間斷地進行文明、低碳、綠色祭掃宣傳。此外,墓區還設立了“便民服務點”,為前來祭掃的市民提供水桶、毛巾、刷子、雨傘等便民用具。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火災,墓區工作人員流動巡邏杜絕火災。

天橋公墓相關負責人說,天橋公墓和天橋怡園均已制定了《清明工作安排》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從早晨7時到下午4時,墓區所有工作人員全員到崗,積極做好接待、疏導交通、垃圾處理和防火等工作。3月24日,很多市民選擇錯峰祭掃,來天橋公墓和天橋怡園祭掃的市民達1.5萬人,車輛有5000多輛,和歷年同期相比增幅較大。

當日,前往市殯儀館及殯儀館所屬5個公墓區祭掃的市民相對集中,根據統計顯示,第一個高峰日祭掃市民近10人,車輛約3萬輛,與歷年同期相當。

今年祭掃活動市民很理性

當日上午9時許,家住城關區張掖路的雷先生夫婦來到天橋公墓祭掃,從家里出門到公墓祭掃結束總共花了兩個小時,而且祭掃結束后即坐車返回。“前幾年前往墓區,祭掃完了一家人還會坐下來吃點東西休息一陣子,然后再慢悠悠下山。今年就不同了,祭掃完即返回,一家人在家里吃喝,然后再找地方去踏青。”雷先生說。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不同于往年的是,前往各個公墓區的交通狀況都相對較好,路上嚴重堵車的情況相對較少。在墓區的停車場,交警和墓區工作人員聯合疏導交通,車輛有序進出,隨意停車影響交通的現象沒有了。市殯儀館相關負責人說,今年祭掃有個好的現象是,前來祭掃的市民很理性,不再像以前祭掃完了還要在墓區附近逗留一段時間,所以墓區堵車的現象沒了,祭掃群眾擁堵的情況也沒有了。另外,還有個好的現象就是,市民開車前來墓區祭掃的現象明顯少了。

南山故園相關負責人說,的確,今年的好現象就是祭掃的市民在祭掃完后就會返回,而且今年開車祭掃的市民與他們估計的相差不大,原本估計周六上山的車輛在6000輛左右,而當日前來墓區的車輛為5000輛,上山祭掃的市民達2萬人。

提醒:掃墓時間最好避開高峰期

為了應對清明祭掃高峰乘車難問題,304路公交車調整了前往華林山公墓區的公交車發車間隔,同時派出多名工作人員維護現場秩序。據現場一名司機說,他從清晨6時開始上班至11時,已經跑了8圈。

在華林山橋頭,七里河區交警大隊的值勤交警說,由于華林山附近的公墓區相對較多,加之上山祭掃的市民從3條路口集中到華林山橋頭,為使此路口不出現交通擁堵,他們每天早晨7時就到達現場執勤,除了負責馬路上交通不出現擁堵外,還要到墓區協助工作人員疏導交通。

市殯葬事務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提醒,今年清明祭掃高峰期分別為3月24—25日、3月31日—4月1日,期間盡量乘坐公交車,減少私家車出行,出行時間可以選擇下午,盡量避開高峰期。(記者 滕效宏 實習生 武文惠/文 首席記者 馬軍/圖)來源:蘭州晚報

原標題:清明掃墓迎來首個高峰 昨日逾20萬市民寄哀思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