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聚焦甘肅發展大數據產業系列報道之二

時間:2016-12-15 18:59:1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豪點擊:

發展大數據產業謀遠而動

——聚焦甘肅發展大數據產業系列報道之二

    中國甘肅在線 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改變著傳統經濟的發展軌跡。正因如此,大數據產業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蓬勃發展。

  目前,我省在政務大數據、西北小企業云平臺、精準扶貧等領域已經實現了大數據的特色架構,放眼“十三五”,無論是頂層設計還是長遠謀劃,甘肅大數據產業發展不僅搶灘登陸,更是謀遠而動。

  大數據讓基層干部丟掉了“小本本”

  記者在實地采訪時了解到,在精準扶貧過程中,為解決一些地方扶貧開發中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基層干部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了建檔立卡。

  但一些基層干部反映,他們往往以“小本本”方式記錄,珍貴的一手資料不僅分散,信息還不完整、難以整合。

  在康縣,當地駐村干部介紹,以危房改造為例,原先資金發放到貧困戶家庭時,一般有一個較長的周期,現在因為有了大數據平臺,沒有發放到戶就無法上報,這樣省直部門能夠準確知道各級政府有沒有向貧困戶發放資金,從而有了自上而下的監督,大大提高了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發放率。

  再以新農合報銷為例,經過大數據平臺與新農合系統的對接,如今貧困戶無需前往各級政府開具證明來證明“我就是貧困戶”。住院時刷身份證就會實現數據共享,屆時,貧困戶只需繳納自付部分即可出院,其他結算均由系統自動完成。

  今年年初,經過全省各級扶貧干部及有關部門共同努力,甘肅省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建成。這是我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對扶貧工作精準化管理的重大舉措,也是全國第一個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

  大數據的出現,讓基層干部丟掉了“小本本”,卻極大提高了效率。平臺利用大數據和移動互聯技術,建設省、市、縣、鄉、村5個層級,研究開發了扶貧對象、數據分析等5個管理子系統,可以對全省貧困人口進行全面分析,對精準貸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貧、衛生扶貧等“1+17”涉及的行業部門各項政策措施落實進度進行專項分析。

  我省打造的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把“大數據”與精準扶貧相結合,這一創新舉措得到了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已經在廣西、云南、山西、海南等十多個省份推廣應用,樹立了一個面向全國致力于精準扶貧的大數據管理平臺品牌。

  發展大數據,甘肅謀遠而動

  在精準扶貧領域閃耀著的大數據價值,僅僅是我省針對大數據產業提前謀劃、夯實基礎的縮影。

  數據顯示,2015年,甘肅省以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等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821.6億元,其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6.56%提升到2015年的12.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7.4%。

  省工信委有關人士表示,信息化基礎決定著數據資源的多少和應用價值,從根本上決定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目前,甘肅省信息化基礎在西北五省區中居于前列,為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十二五”期間,全省光纜總長度達到46.82萬公里,移動電話基站總數達到8.67萬個。全省傳統工業骨干企業信息技術裝備大多數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重點行業的骨干企業生產裝備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率達到82%,先進控制技術在流程型生產骨干企業中應用普及率達到93%。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為我省建立面向西亞大數據中心提供了發展機遇,為保障這條信息“高速公路”通暢,我省全力以赴降低大數據運營成本,相關企業電價由0.7888元/千瓦時(平段價格)優惠到0.3728元/千瓦時,每年可節省電費3000多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甘肅省一系列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組合拳能夠促進政府體制機制的創新,加大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要素投入,從而為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來源:每日甘肅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