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徽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西秦嶺南麓,嘉陵江上游,東鄰秦川,南通巴蜀,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這里氣候溫潤,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植被良好,境內適宜多種植物資源生長,發展苗木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
近年來,徽縣立足資源優勢,按照“實現整體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的總體部署,做強苗木產業、助推精準扶貧。截至目前,徽縣各類苗木保有面積已達12.6萬畝,總產值達到14億元。苗木品種達到10大類58個。2015年,全縣農民人均苗木收入2164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6559元的33%,苗木產業真正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徽縣也成了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重要的苗木生產基地,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珍貴樹種培育示范縣”“國家側柏良種基地”等殊榮。
徽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苗木產業,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縣苗木繁育產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了金融扶持苗木產業發展的機制和政策,有效激發了育苗企業和農戶發展苗木產業的熱情。
徽縣積極引導鼓勵苗木企業和產銷大戶吸納貧困戶參與苗木產業發展。創新了“公司+基地+農戶”“支部+協會+農戶”“能人大戶帶農戶”“千家萬戶”四種精準化“立體扶貧”的脫貧創收新路徑,使貧困戶通過流轉務工、入股分紅、訂單農業、技術指導等方式增加收入。
為了避免育苗戶“單打獨斗”,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徽縣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和能人大戶發展育苗產業,有效提升了產業發展的規模化、集約化效應。目前,徽縣有規模苗圃3500多處,培育苗木專業村96個、專業合作社83個、苗木綠化公司23家,輻射帶動全縣1.26萬戶群眾實現了增收致富,其中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4200多戶。
科技引領,為產業升級奠定了雄厚基礎。徽縣依托科研院校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通過加強苗木科技研發、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生產標準制定,帶動了徽縣苗木產業向更高層次、更高效益發展。
產業的茁壯成長、轉型升級,離不開市場的滋養。徽縣通過舉辦苗木產銷對接暨商貿洽談會、壯大苗木營銷組織、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建成苗木市場等舉措,建立和完善了通暢穩定的苗木產銷渠道,使苗木市場占有率逐年攀升,各類苗木遠銷北京、河北、新疆、陜西、青海等10多個省市。
“小苗木”長成“大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徽縣苗木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效益快速提升、品種布局更加完善、苗木結構更趨合理、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逐步實現了由最初單一的生態造林苗木繁育向造林、城鎮園林綠化和花卉、珍貴樹種等品種多元化轉變,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或“一鄉一品”的苗木產業格局。
綠色徽縣、苗木富民。放眼未來,徽縣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持續做大做強苗木產業,力爭到2020年全縣苗木總面積達到16萬畝,產值突破20億元,基本實現農民群眾“人均一畝苗,收入過萬元”的目標,真正把徽縣建成立足甘肅、服務西北、面向全國的“苗木之鄉”,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