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金昌工業改革劍指供給側

時間:2016-11-20 18:25:5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豪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訊 近年來,金昌市堅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果斷關停落后產能,有效降低企業成本,著力幫助企業減輕負擔,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為全市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增添了新動力。

  工業供給側改革成效初現

  金昌市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工業城市,工業長期在三次產業中占據首要位置。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有色金屬行業處于周期性低谷,全市經濟發展面臨嚴峻形勢。面對困難,市委、市政府深入分析全市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工業結構優化調整為突破口,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補齊工業發展短板,推動工業轉型升級。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10.9億元,同比增長18%,占全部工業比重的15.7%。圓筒印花鎳網生產能力達400萬只,約占全國的40%,成為全國最大的鎳網生產基地。大力支持金川集團公司推進粉末冶金制品產業園、電池產業園、電鍍產業園、電工材料產業園建設,重點圍繞建設鎳鈷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實施優質產業鏈培育行動,目前已形成有色金屬加工材40萬噸的生產能力。

  去年以來,受有色金屬市場波動劇烈等因素影響,金川集團公司主導產品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企業整體效益下滑。為遏制效益下滑態勢,該公司采取了多種措施止滑減虧、提質增效。為加快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對電線電纜公司實行“組閣式”經營試點,對以銅冶煉廠為代表的二級單位強化市場核算,全面接軌市場。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實施資本運營,培育成長性較好的子公司,推動掛牌上市,加快資產證券化。在營銷貿易中,加強市場分析研判,實行產、供、銷協同聯動,實現快產快銷、快進快出,最大限度降低各類金屬物料結存和商品貿易庫存。在生產組織中,運用市場機制對虧損單位或無邊際貢獻生產線實施改組改造,完成銅冶煉廠與銅鹽公司、鎳鹽公司與金柯公司的整合。

  金鐵集團公司是金昌市唯一的鋼鐵企業,自2003年以來,連續十年位列甘肅工業企業100強。面對國內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金鐵集團公司根據國家及省委、省政府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的要求,主動關停了520立方米高爐,壓減60萬噸鋼鐵產能,超過甘肅省當年計劃壓減生鐵總產能的三分之一,為全省完成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作出了貢獻。在壓減產能的同時,金鐵集團以精品鍋具開發為突破口,啟動高端民用鑄造項目,生產精美鑄鐵鍋具,現已吸納100余名去產能富余職工轉崗就業。

  從2014年開始,金昌市政府引導全市重點工業企業開展“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活動,推進企業管理和工藝革新,將生產成本降到同行業先進水平。金川集團公司優化工藝流程,提升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成功開發“三爐系聯動”的鎳冶煉、選擇性磨礦——差別化降鎂浮選等技術,可比產品總成本降低8億元。金鐵集團公司通過加強企業全流程管控,今年降低成本2000多萬元。2014年、2015年和今年上半年,全市各企業降低成本額分別達到9.7億元、7.2億元和9.3億元,有效遏制了企業虧損面擴大的局面。市政府積極協調爭取,著力幫助企業降低生產要素成本。針對新能源企業“棄風、棄光”嚴重而實體企業用電成本較高的情況,率先在全省開展“新能源就地消納示范工程試點”,2015年共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9500萬元。今年,10戶新能源企業與12戶用電企業簽訂1.16億千瓦時的直接交易協議,預計將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2500萬元。協調金川集團公司、奔馬農用化工公司、春天化工公司、宇恒鎳網公司4家高載能企業爭取省級電價補貼資金724.5萬元。

  金融“輸血”優勢產業改造升級

  2016年,金昌市政府出臺了《金昌市金融支持企業去杠桿工作實施方案》等多項政策文件,對金融支持全市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細化分工,支持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10家銀行與160戶企業簽約授信131億元。市工信部門利用市政府提供的1000萬元風險補償金,與建行金昌分行合作開展了“助保貸”業務,已累計為36戶企業發放貸款8470萬元,僅此一項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280余萬元。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