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蘭州市已經有3000套經濟適用房上市配售,結果第一批近600套被空置,第二批又出現300余套空置,現在已經累計空置了900多套。” 一面是保障性住房的集中上市,一面卻是申請者不足或申請者最終放棄配售名額,造成蓋好的房子無故閑置,這讓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經濟適用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非常為難。
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甘肅省政府下達給蘭州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是50564套。截至目前,全市保障性住房已開工建設55557套,開工率達到109.8%。
保障性住房迎來開工熱、建設熱,卻配售不出去。據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經濟適用房管理處的負責人王斌介紹,目前蘭州市經過兩次發售,現存的經濟適用房尚有約900套,其中,位于七里河區的銀灘花園有500套,位于蘭州市“南出口”的有100套,西固區有300套。
據悉,目前蘭州市符合條件的經濟適用房申請戶預計有7500戶,名單將在12月初公示,而開工建設的經濟適用房已經達到了11700套。多出的經濟適用房究竟配售給誰?
按照國務院的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國要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今年的目標是1000萬套保障房全面開工。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準、限定價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賃住房構成。其中,經濟適用房被認為是最能有效緩解城市居民住房難的一項利好措施。那么,蘭州市的經濟適用房為何遭遇尷尬呢?
有關人士指出:“關鍵還是申請門檻偏離實際,把許多住房困難的居民和職工擋在了經濟適用房的門外!
按照今年3月出臺的蘭州市經濟適用房的申請條件,職工居民購買經濟適用住房必須同時符合下列三個條件:具有蘭州市城鎮戶口;雙職工家庭年收入在3.5萬元以下;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在16平方米以下。
進入下半年,隨著年初經濟適用房配售中出現的空置現象,有關部門適度“放寬”了申請者的收入條件和居住條件,規定:“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2萬元以內;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在18平方米以下!
新修訂的申請條件雖然更為合理,但是在許多市民和職工看來,條件依然苛刻。許多住房困難者無緣申請,加之經濟適用房小區大多建在城市邊緣地帶,因此“放棄配售”成為許多人無奈的選擇。
記者在蘭州市七里河區土門墩街道蘭通廠社區了解到,該社區有職工居民2874戶,常住人口10007人。這里的職工和居民大多數居住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企業自建的樓房中,套內面積平均在40平方米左右,許多是一家三代四五口住在一起,居住環境非常擁擠。
按理說,這里的職工和居民是最渴求經濟適用房的,該社區主任樊錦軒給出的答案卻很讓人意外,“對經濟適用房的數百位申請戶經過篩選,最終符合條件的只有40戶!
樊錦軒解釋說:“社區接收職工居民經濟適用房的申請和初審是從今年上半年才開始的,但是今年以來,職工收入變化較大,轄區內一些原有的困難職工和下崗職工陸續都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工作,收入也提高了,加上國家連續調整基礎養老金后,離退休人員的收入也提高了。這樣一來,在家庭人均收入方面,去年符合條件的職工,今年卻超過了申請條件。”
“現在家庭人均年收入1.2萬元以下的家庭非常少,以這樣的收入條件為限制無法真實反映低收入職工和居民的生活狀況,無法滿足他們的住房需求。”蘭州市總工會宣教部副部長雷霖認為,與其讓大批蓋好的經濟適用房空置,不如及時修訂申請條件,滿足職工和居民的住房需求。
蘭州市總工會近期的一份企業職工勞動經濟權益問卷調查顯示:今年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為2002.69元,其中,農民工的月收入為1758.48 元、普通工人為1957.79元、專業技術人員為2562.97元。雖然尚未達到蘭州市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830.5元的水平,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89.07元。
雷霖說:“物價增幅大,收入漲幅小,原本能住經適房的現在卻申請不了,建立動態的能及時反映職工和居民收入變化的保障性住房申請標準勢在必行!(康勁 徐宏璽)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