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年會將圍繞“依法治國與資產管理市場改革”主題,邀請監管層、資產管理行業領袖及行業專業人員共同討論,交流對話,激蕩智慧,希望能對資產管理市場制度完善和市場健康發展有所貢獻。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第二屆年會”在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明康細數財富管理行業六大問題。
劉明康認為,第一,財富管理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普遍存在著剛性對付的問題,誤導投資者,投資者的容忍度變得越來越低;第二,產品的短期化非常明顯;第三;產品的收益率競相攀升可能引發的風險值得高度重視;第四,財富管理存在著以產品為中心,而不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及銷售不當的問題;第五,產品同質化較強;第六,資金的大進大出在最近的一年時間里面明顯的增加。
以下為演講實錄:
劉明康:我的題目是我國財富管理行業的現狀問題和挑戰,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大家深入的討論,女士們,先生們,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財富的積累,投資者對自己的財富進行保值增值的需求也愈加的迫切,那么銀行已經不能滿足金融投資的需求,隨著整個渠道和產品都逐步的豐富起來,而且也多樣化。存款的透明現象已經開始顯現,在這個背景下面,國內的財富管理行業呈現了銀行信托,基金,保險,另外還有私募基金,現在還有母基金,還有正在出現的并購基金,這些都跟互聯網的金融業出現了一些交叉,這種百家爭鳴的局面使得財富管理的局面競爭很充分,比過去要充分的多。
那么截止去年年末信托產品的資產已經達到了12萬億以上,主權投資基金資產的規模也在4萬億以上了,券商的資產管理的規模在5萬億左右,保險行業可投資的資產在8萬億以上,實踐證明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對于支持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改善目前的社會金融結構,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調節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們這個行業發展很迅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關注,我下面主要講這些問題和關注。第一就投資者的風險認知不足,財富管理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普遍存在著剛性對付的問題,那么我國的財富管理行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出現了一個歪路,同時極大的誤導了市場。投資者的容忍度變得越來越低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產品的短期化非常明顯,短期產品受到投資者親睞的原因一方面是管理人進行主動的錯配,來賺取利差,另外和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理性有很大的關系,當然理財產品的短期化對投資人與利率,這個成本走高的預期也有很大的關系。
第三,產品的收益率競相攀升可能引發的風險值得高度重視,為了保持自己的存款不被別人搬家,以及增攬新的客戶,隨著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加入再次加劇了產品收益率的競爭強度。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當前實體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的情況下,企業資產收益率在什么水平不言而喻,那么它能不能夠真正的覆蓋融資成本,這需要實踐很好的檢驗。
第四個目前財富管理存在著以產品為中心,而不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及銷售不當的問題,財富管理的機構為了追求自身利益和簡單滿足監管要求,那么存在著沒有按照風險適當性的原則,向客戶去銷售自己產品的情況。第二信息披露嚴重不充分,客戶沒有明確掌握我所購買的產品具體投向了哪些資產,第三誤導銷售的現象經過幾年的整頓依然存在。
第五產品同質化較強,財富管理的理念是單一的,那么當前的市場上,產品的同質化趨勢明顯,多樣化不足,各個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的服務理念,沒有形成全方位的有分析的管理理念和服務的能力。
第六資金的大進大出在最近的一年時間里面明顯的增加,但留出到境外的資金對實業的投資是不足的,QD在境外投資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的深化和完善。而且資本的自由流動既存在諸多的限制也缺乏有效的應急的管控,我覺得還需要進一步的認真總結經驗。
除了以上的問題,目前的理財市場還存在著一些更深層次的挑戰,第一投資者,管理者之間的法律界限是不明確的,到底是受托理財還是儲蓄的替代產品,還是保險的替代產品,理財銷售之間的法律關系,法律責任,法律義務都需要進一步的明確,這樣既要保護好投資人的利益,也能夠維護好行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投資者的教育普遍缺乏,投資者缺乏長期投資的心態,第三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在交叉教授,交叉運作和交叉投資方面越來越具有跨行業,跨市場和跨機構的特征,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認真做好金融機構的盡職調查,我現在很少看到金融機構對我們金融機構的交易對手,認真做調查的,都把他們視為零風險對象再處理,這是不正常的。
那么同時由于產品的結構過于復雜,加上規則不清,就形成了跨行業和市場的風險傳遞等各類問題和風險點,這些都迫切需要在監管機構之間,監管機構不同部門之間進行有效的協調,以使風險能夠得以有效把控,對投資人進行有效的保護。一個是我們金融機構要加強對交易對手的工作,另外一個就是不同的監管機構和監管機構本身不同的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要跟上現在這個形式的發展。
第四個有的理財產品現在根據沒有二級市場的情況設立,有的理財產品有指數產品但是不允許購買和投資,因此他就沒有辦法做,就很難做市場化,影響投資者和對產品價值的判斷,轉讓發行認購,沒有二級市場很難帶動相關的法律等中介機構的發展。
第四財富管理行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對這個激勵機制設施調整的機制,做財富管理和基金的機構,不管社會的各種基金和證券公司,哪有定KPI一年不調整的,資金流動發生那么大的變化,用一個傳統的辦法去管理財富管理那是不行的。因為你設計的不是一年的,你設計的是三十幾天的東西。所以財富管理行業在中國缺乏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設施調整的機制,在薪酬獎金沒有添加軟文化的因素,也就是說你怎么對客戶負責任,你對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是怎么進行復制的。
第六財富管理的機制是不足的,在現有的產品上做投資管理,對你們自己也找不到或者是不準使用,對沖的工具和產品。你能投股票,不管能投3%和5 %,那股指期貨你又不能買,一個是整個產品沒有足夠的選擇,另外一個相關規定也不能從對沖保值出發,所有目前很多機構不得不按照傳統的管理機制去進行管理一個新的財富管理的市場,他沒有這個東西只好回到傳統的東西去管他,這樣子就會使得我們所謂的創新的東西,仔細看的話是經不起推敲的。
第七中國目前還沒有銀行保密法和財產權相關保護的法律法規,中國市場還被認為是不成熟的市場。
第八中國目前存在私人銀行的機構,或者是獨立的單元,這個給商業銀行信托公司等各類從事財富管理發展的機構提出一個課題,我們今后有的機構是應當可以考慮向專業化的財富管理的機構和私人銀行的單元去轉型。
第九關于第三方的機構,以及互聯網金融在里面的作用總的來講應該進行必要的引導。
第十理財產品短期化碎片化,特別是對于大量投資于房地產,政府融資平臺的情況提提出了現實的問題,這對信貸成本管理,無疑是一個最大的挑戰。
最后從事財富管理需要大量的人才,目前我們的人才隊伍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財富管理的需求,理財涉及到法律投資及銀行保險等各方面的理論知識,過去我們簡單的看現金流量,基本因素,然后簡單的指數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全部是做整個組合投資的適時的調整和風險感覺,咱們單純講個人資產負債表和財務預算的制定和分析,這樣一個簡單的知識,如果不具備全面和規范的財務分析能力和金融專業知識很難確保服務質量。我對當前財富管理高等學校的認證也是劃了一個問號的,女士們,先生們,以上所述的很多問題和挑戰,我希望也相信能夠隨著我們改革開放創新的推進加以解決。中國的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必將隨著中中國夢的實現和繁榮發展,希望在分論壇的討論中希望大家進行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