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青年男女婚嫁,多為自由婚姻,自主戀愛結婚,但也有托媒說婚的。婚嫁程序有納采,即"喝小酒"落話兒,二為定婚,稱"喝大酒",亦為"送酒禮",三為"請期",俗名"看利月",迎娶吉期;四為迎親,俗稱"娶媳婦",男方邀親鄰,以總管、執客、記賬、廚子雜務分工。張燈結彩,收禮備宴,迎娶新媳婦兒登門。迎娶先日,親朋鄰人給女家送妝奩"裝箱",母家將衣物等"擺箱",合家并至親各以錢物擲箱,稱"添箱"。迎嫁,擇吉日清晨,出嫁姑娘與其母多抱哭不舍。新郎拜過女家神祖與長輩,幼童討要"娶親"錢后,即由伴女挽新娘上花轎,由送親、娶親送至男家,男家以鞭炮迎接。新娘下轎后,有的行"退五道",紅氈鋪地,女賓挽新娘踩紅氈而行,拜堂入洞房,男女行合禮。家人備宴,女家長輩行"托靠"儀式。現娶迎新娘或新郎通行三大關,起程要上馬錢,入門要下馬錢,拜天地后還要"討鑰匙",即"開箱錢"。婚后3日,新婦探望父母后,即入廚試炊。做"試刀面"。以后坐"停月",又稱對月。
飲食
夏河縣藏族飲食,具獨特的民族風味。飲料有奶茶、青稞酒、酸奶等。特色菜肴有酥油糌粑、面片、蕨麻米飯、手抓羊肉、藏包等。煮奶茶,先在茶壺中倒入清水,放進磚茶,在爐子上煮燒,待到茶水滾沸散發出茶香味時再倒入牛奶,有人還加一點姜片或青鹽,當煮的奶茶溢出茶壺時,即可飲用。做手抓羊肉,一般選用羊身上的肋骨肉,切成四寸左右的小塊,放入倒有清水的鍋中,用慢火煮。待滾沸時,濾去血沫,然后放入食鹽和花椒,煮至二至三個小時,從鍋中撈出。蕨麻米飯也是夏河縣藏族人的特有飲食。做蕨麻米飯時,先將蕨麻、大米分別煮熟,酥油化成汁液,然后將它們盛在碗中食用。盛飯時先將米飯盛入碗中,上面加盛蕨麻,撒上白糖,再澆上酥油汁液。食用時用勺子從碗邊上舀著吃。
夏河縣的畜牧特產主要有牦牛、犏牛、蒙古類型黃牛、甘加型羊、藏系綿羊、山羊、蕨麻豬、河曲馬等。野生藥材主要有羌活、黨參、丹參、大黃、麝香、干松、秦艽、紅芪、赤芍等。著名藏藥有潔白丸、九味牛黃散和八味沉香散等。
甘加八角城遺址
八角城在夏河縣甘加灘東部央曲河與央拉河交匯的臺地上,是中國歷代中央政權與吐谷渾、吐蕃、西夏、嘶羅王朝劇烈爭奪的軍事重鎮。八角城因其有八個城角而得名,城廓是一個空心的十字形。八角城全長 2193.4米,城外廓現存殘垣全長1080米,城內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城外有護城河、護城壕,還有外廓,南門外另有外城。1981年被列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達宗湖
達宗湖也稱為達宗海,位于王夏公路約10公里處,距縣城17公里,是一潭構造成因的斷崖地形之湖盆。湖面海拔3100米左右,呈狹長形,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百米,面積約有50余畝。
白石崖溶洞
白石崖溶洞位于甘加鄉境內,距縣城30多公里。白石崖呈東西走向,長約15公里,寬約5-6百米。在白石崖根部偏西處,有一眼可容三、四人進出的溶洞,洞里有潺潺流水,溶巖造型千姿百態。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位于夏河境內,距縣城10公里。桑科草原屬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夏河縣城西0.5公里處。本名噶丹夏珠卜達吉益蘇奇貝瑯,簡稱扎西奇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寺院坐北向南,占地總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學院、16處佛殿、18處昂欠(大活佛宮邸)、僧舍及講經壇、法苑、印經院、佛塔等。拉卜楞寺宗教體制的組成以聞思、醫藥、時輪、吉金剛、上續部及下續部六大學院為主,在全蒙藏地區的寺院中建制最為健全。聞思學院是其中心,又稱大經堂,有前殿樓、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數百間房屋,占地十余畝,為藏式和古宮殿式的混合結構,頂上有鎏金銅瓦、銅山羊和法輪、幡幢、寶瓶等裝飾物。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