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民俗藝術 > 民俗風情

祁豐藏族鄉--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藏族鄉民俗風情

時間:2015-11-05 10:47:1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祁豐藏族鄉是自治縣乃至張掖市的西大門,是一個地域大鄉,土地總面積1.02萬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2.2%,周邊與1省7縣市區的13個鄉鎮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全鄉點多線長,群眾居住分散的實際。

甘肅省張掖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藏族鄉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祁連山北麓。東與大河鄉相望,西接肅北縣,南與青海省祁連縣、天俊縣為鄰,北與肅州區、嘉峪關市、玉門市接壤。東西長160公里,南北寬105公里,總面積10202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為文殊溝,轄13個行政村,居住著藏、裕固、回、土、蒙古、漢6種民族。境內駐有酒泉鋼鐵公司鏡鐵山礦、西溝石灰石礦、縣祁豐林場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某裝甲團。

祁豐,以祁連山水草豐盛而得名。聚居在該鄉的藏民原居西康,元時征戰到次,后變兵為民定居此地。史稱東樂克部落。解放前屬酒泉縣管轄。解放后建政祁連直屬鄉,1950年與蓮花鄉(今明花鄉)合并建為祁明區,屬酒泉縣轄。1954年劃歸肅南縣,改稱祁豐區。1958年改為祁豐公社,后易名燈塔公社。1959年與雙海公社(今明花鄉)合并為祁明公社,1960年分建祁豐、雙海兩個公社。1962年將祁豐公社劃分為祁豐祁文兩個公社,不久合建為祁豐區。1971年將祁連、祁林劃歸酒泉縣,祁青、祁文劃歸嘉峪關市,區制撤銷,1972年屬歸肅南縣轄,并恢復祁豐區建制。2004年撤銷原區建制,成立祁豐藏族鄉。

地理風貌

祁豐鄉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海拔在4000米左右,祁連山雪峰將全鄉分為前山地區和后山地區。

境內主要山峰有素珠鏈(海拔5564米)、鏡鐵山、班賽爾、陶萊南山等,主要河流有陶萊河、洪水壩河、豐樂等。

境內主要野生動物有青羊、黃羊、豹、猞猁、熊、野牛、野馬、野驢、藏羚、雪雞、藍馬雞等。

已初步探明的礦藏有銅、鐵、石綿、玉石、石膏、煤、金、鎢鉬、石灰石等。

主要藥材有羌活、大黃、雪蓮、黃芪等。

鄉草原總面積809萬畝,可利用草原面積612萬畝,屬高山灌叢草場、草甸草場、草原草場、荒漠草場、森林面積約15萬畝。

文物古跡有創建于北魏時期的文殊寺石窟群,2001年被國務院批準公布為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七一”冰川、觀山海子、喬溝溏等景區是旅游探險的理想之地。

歷史沿革

祁豐,以祁連山水草豐盛而得名。聚居在該鄉的藏民原居西康,元時征戰到次,后變兵為民定居此地。史稱東樂克部落。解放前屬酒泉縣管轄。解放后建政祁連直屬鄉,1950年與蓮花鄉(今明花鄉)合并建為祁明區,屬酒泉縣轄。1954年劃歸肅南縣,改稱祁豐區。1958年改為祁豐公社,后易名燈塔公社。1959年與雙海公社(今明花鄉)合并為祁明公社,1960年分建祁豐、雙海兩個公社。1962年將祁豐公社劃分為祁豐祁文兩個公社,不久合建為祁豐區。1971年將祁連、祁林劃歸酒泉縣,祁青、祁文劃歸嘉峪關市,區制撤銷,1972年屬歸肅南縣轄,并恢復祁豐區建制。2004年撤銷原區建制,成立祁豐藏族鄉。

現轄13個行政村,包括紅山村、觀山村、青稞地村、瓷窯口村、甘壩口村、黃草壩、榆林壩、腰泉村、堡子灘村、祁文村、文殊村、陶豐村、珠龍關村。

祁豐藏族語言文字和飲食、服飾

語言文字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