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中國現代書法家的履歷集,一股草莽氣息撲面而來。他們中間許多人來自民間,做過各種各樣與文化無關的職業,但中華文脈卻在他們的身體里生生不息,終于支持著他們走上了中華藝術的殿堂。
洪厚甜在川菜館里顛過三年大勺,看了15年機關大門,卻走出四川成為當代書法界領軍人物。在廚臺與書臺之間,他的人生夢想實現得如此艱辛。
小小夢想被一張招工表撕碎
洪厚甜終生不能忘記1980年那個陰冷的冬天,在國營四川什邡理發店當理發師的父親,與他進行了人生第一次鄭重其事的談話。
父親拿出一張招工表說:“小六兒,你把這張表填填,接班去當工人吧。”洪厚甜懵了:“不是說好讓我去參加高考嗎?”
洪厚甜在家中兄弟排行老六,學習最好。聽老師說他考大學有把握,當理發匠的父母把幾個孩子召集到一起說:“算命先生說小六兒卯年卯時出生,文昌入命,咱家要出個文化人,就是砸鍋賣鐵也要送他上大學。”為了這個家庭夢想,哥哥們接連做出犧牲,紛紛中途輟學供養洪厚甜一個人沖刺高考。眼看已經拼到高三上學期,就差最后一搏了,父親怎么會中途變卦?洪厚甜想不通。
木訥的父親擼起兩條褲腿說:“但凡能站下去我也要站到你參加高考啊,可爸爸實在站不動了,不得不退休讓你接班。他們答應讓你到國營飯店當廚師,有兩把刷子,有份工作才能餓不著啊。”
父親靜脈曲張的雙腿仿佛爬滿黑色蚯蚓,有些地方已經潰爛發黑結痂。那完全不是一雙腿,而是兩段烏黑的枯木。
洪厚甜含淚接過招工表、燒掉課本。他明白,接受現實的同時,也燒掉了夢想。
洪厚甜往火盆里扔課本的時候,從夾縫中飄出一張橙紅紙片兒,那是他在什邡中學毛筆書法獲得第三名的獎狀。眼看獎狀在火盆中飛舞,心有不甘的洪厚甜猛地將手伸進火盆,搶了出來。
寫字,是他最大的愛好,他的夢想是考個美術院校去學習寫字畫畫。可在1981年的春節之后,當同學們都背著書包奔向學校時,17歲的洪厚甜不得不提著一把菜刀走進國營什邡飯店。
在生存與夢想之間踟躕
飯店領導見洪厚甜是個誠實孩子,就讓他去買肉并學習紅案。每天凌晨五點,洪厚甜就要騎著自行車狂奔到鄉下的屠宰場去取肉,一直忙到晚上十點下班。
沒有人注意到,這個熱情開朗的娃娃突然變成了啞巴,一天說不了一句整話。同事們下班后涌進茶館喝茶搓麻,悶頭上班低頭回家的洪厚甜,躲進自己的小房間再也不出來,而燈光一直亮到凌晨兩點。
終于在半年后的一天,當父母早上五點準時叫洪厚甜上班的時候,千呼萬喚無人答應。推開房門才發現,小屋里墻上地上全是寫滿毛筆字的紙片兒,而暈倒在這些紙片兒中的小六兒滿臉蠟黃、渾身虛汗。傷心的父母淚流滿面,半年不到,他們的小六兒瘦得脫了相。
送到醫院,醫生除了查出洪厚甜患上嚴重的腸胃病外,查不出別的病癥,只好開了一大堆中藥讓他喝。這大碗的中藥,一喝就是四年。
父母清楚,小六兒得的是心病。但父母也不知道,當一個人夢想破碎,該用什么藥治療心傷。
練武術的二哥心急如焚,請來一位懂醫術的朋友給弟弟看病。這位來自成都的知青從洪厚甜的小屋出來,拉著二哥的手說:“你家小六兒寫字很有感覺,我給介紹個老師吧。”
這位知青介紹的老師叫李良棟,成都百貨公司業務員。四川民間隱居著無數書畫奇才,李良棟是齊白石的再傳弟子,在書法篆刻上具有極高造詣。
按照指點,第一次出遠門的洪厚甜叫上同學廖俊做伴,兩人搭了一輛到成都拉貨的車,找到李良棟拜師學藝。
從李良棟家里出來,按照李良棟指點趕到成都春熙路古籍書店,洪厚甜買了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學生字帖,還有一塊硯臺。想再買支毛筆時,一摸兜兒,才發現連飯錢都沒了。
兩人餓著肚子唱著歌,趕回了什邡。
求學路上如饑似渴
第二次到成都,洪厚甜和廖俊摸遍所有口袋,在春熙路古籍書店買了一本懷素的《自敘帖》,又花7塊錢買了10張宣紙,差點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
這7塊錢買來的10張宣紙,洪厚甜整整用了一年。先是淡墨蠅頭小楷,接著是墨色稍濃的小楷,最后是大楷,直到宣紙上沒有一處空白。
三年下來,洪厚甜刀工練就,成了川菜大廚。很少有人知道,他真正下的功夫是每天晚上四個小時的書法練習。1983年,上級領導發現洪厚甜在飯店寫的菜譜非常漂亮,點名把他調到商業局機關,讓他搞宣傳或者干工會。
洪厚甜的回答出人意料:“我干保衛把大門吧,工會和宣傳的活兒我幫著干,還省一個人手。”
“看大門豈不屈才?”領導不解。
“我愿意。”洪厚甜說得輕松。
領導并不清楚洪厚甜的小九九,進機關頂多混個小科長,而保衛干事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潛心練字。
把大門的保衛干事,洪厚甜干了整整15年。以至于后來洪厚甜成為名動天下的書法家,領導要調整他的工作,都被他婉言謝絕。
洪厚甜在跟隨李良棟學習顏真卿楷書同時,1983年又參加了河南、上海、北京三個函授中心的書法函授,一直學到1989年。
在1987年成都舉辦的一次書法研討會上,李良棟把洪厚甜介紹給了他的師兄蒲宏湘。蒲宏湘也是齊白石再傳弟子,唐楷功夫在國內獨樹一幟,后任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洪厚甜整整跟隨蒲宏湘學習了10年,從解決《大字陰符經》臨寫的核心問題開始,奠定了楷書根基。
一個人的蜜月旅行
1985年洪厚甜戀愛了,女朋友是什邡的幼兒教師。聽女朋友說要去成都進修,洪厚甜堅持要送她,把女孩感動得不行。可到了成都,洪厚甜徑直奔向春熙路古籍書店,指著一本20多塊錢的《中國書法大字典》要買,交錢的時候才發現差一半兒,女朋友說:“我這里有。”
洪厚甜樂呵呵抱著一堆寫字材料回到什邡,接到女朋友讓她寄生活費的信時才知道,女朋友的伙食費都讓他買了紙硯筆墨,正在成都餓肚子呢。
1987年8月,洪厚甜與妻子結婚,兩人商定拿出僅有的1000元去度蜜月。可就在出發的頭一天,妻子突然說:“我走了那些孩子怎么辦啊?還是你一個人去吧,可以走得更遠些。”
洪厚甜裝作相信了,他明白,妻子這樣說是讓他走遍全國去拜師學藝。于是,他背上小小包裹南下重慶,從朝天門碼頭坐船,順流而下沖出夔門,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壯游。
洪厚甜沿江而下,從宜昌、武漢一路輾轉南昌、九江,然后是上海、杭州、鄭州。
洪厚甜連續三年參加河南書法函授中心的學習,年年都是優秀學員,他此行目的是來拜訪指導老師張海。張海時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秘書長,他安排洪厚甜住在時任鄭州書協副主席李剛田的辦公室里,這一住就是半個月。
這一年,河南省書法家協會舉辦全國第三屆書法大展,張海讓洪厚甜留下來幫著布展。15天布展完畢之后,洪厚甜成了張海的入室弟子。后來張海帶著洪厚甜等幾個得意弟子赴港展覽,為了籌集赴港經費,張海給每人拿出三幅字,讓學生們去化緣。
離開鄭州,洪厚甜一路向西到達西安,目的地是西安碑林。為了省錢買票,他在碑林附近一個單位門口的門洞里睡了一周,天一亮爬起來吃上碗羊肉泡饃走進碑林,看到傍晚最后一個出來。
兩個月后,當滿頭長發的洪厚甜扛著整整一蛇皮袋子書回到什邡,口袋里只剩下3毛錢。
妻子加上了7毛錢,讓洪厚甜去理了個發,才看出來他原來是個新郎官。
1991年洪厚甜獲得全國電視大獎賽一等獎,按照組委會的要求,獲獎者可以帶一位直系親屬到北京領獎,洪厚甜把這個喜訊告訴妻子,想彌補一下4年前的那個蜜月之旅。沒想到妻子淡淡說:“我還得給孩子上課,以后出去的機會很多。你帶咱媽去吧。”
拗不過妻子,洪厚甜陪著母親到北京領取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全國大獎。
洪厚甜,1963年出生于四川什邡,號凈堂。職業書法家。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專業委員會委員,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專家工作室導師,中國民主同盟中央美術院理事,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特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導師工作室導師。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正體書專業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政協書畫研究院專職副院長兼秘書長。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