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科技頻道 > 智能硬件

千年沉船上精美的中國唐朝文物

時間:2015-01-27 10:10:35來源:編輯:點擊:

展出的“黑石號”復原船模及其復原畫(右上)。新華網鄒崢攝

  從“黑石號”沉船上打撈起的八棱胡人伎樂金杯――杯面上的舞伎長發飛揚,有胡人之貌。這是在中國境外發現的最重要的唐代金器之一。新華網鄒崢攝

  實拍千年沉船“黑石號”上的中國唐朝“貨” 

  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加拿大多倫多阿迦汗博物館(Aga Khan Museum)與新加坡合作推出《失去的獨桅帆船: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現》文物展,通過數百件來自約1200年前沉沒的一艘阿拉伯商船上的中國唐朝“貨”,為人們講述了“隱沒”已久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一段故事。

  它來自一個漁夫偶然的發現。

  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一位漁夫在印度尼西亞的勿里洞外海潛水捕撈海參時發現了一堆陶器。隨后,一家德國打撈公司聞訊而來,在證實這是一艘沉沒古船并命名為“黑石號”后,立即于1998年開始了持續近一年的打撈。

  數萬件古代陶瓷制品及眾多精美的金銀器、銅鏡等由此重見天日。

  人們從中發現了帶有唐代“寶歷二年七月十六日”(826年)銘文的瓷碗、完好無損的唐代青花瓷盤、罕見的唐代專貢皇室的“江心鏡”、唐代皇家大盈庫所撥器具以及唐代長沙窯的50000余件瓷器等。再結合其他器物考證,專家最終確定了沉船年代為9世紀上半葉。而船上載滿中國陶瓷、沉沒于印尼水域的事實,則證實了中國在唐代就與印度洋西邊的中東諸國存在了直接的海運貿易,也成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直接證據。

  隨著“黑石號”沉船文物出水信息的大量傳出,中國的幾家博物館于2002年相繼向印尼方及打撈方提出了購買意向,但最終未能購得。之后,新加坡一家公司籌資3000余萬美元后在2005年購得這批文物。至此,“黑石號”上的唐朝“貨”最終落戶于“獅”城。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